為期半個月的第一期軍官輪訓圓滿結業了。
這次集訓的時間雖短,內容卻非常豐富,授課、討論、心得和社會實踐等等,內容安排得非常緊湊,效果也非常明顯。
徐澤雖然沒有明說,但眾人都能從授課內容上感覺到即將進行的軍制改革,憲曹系統的職能地位將獲得大提升。厽厼
其實,按照徐澤對軍法官的新職責定位,僅僅半個月的集訓根本就不夠。
要想達到他需要的效果,至少得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但同舟社的攤子已經鋪開,事事隨心是不可能的。
不僅軍法官隊伍要集訓,其他的軍官和州縣官員,甚至胥吏都要分批輪訓。
還有共建會的發展也進入了關鍵階段,不能有絲毫的大意。
待共建會全面鋪開,運轉良好後,同舟社治下各州縣的社會改革也要相繼展開。
拖得太久,讓百姓失去了期盼感後,還得再花大精力重新動員。
徐澤就一個人,再怎麼統籌安排,一天也就十二個時辰。
即便不眠不休,也不可能一人做三人的事,他沒時間和精力在這事上慢慢耗。
因此,儘管集訓學員們紛紛表示這次的集訓很有效果,自己收穫滿滿,半個月的時間不夠解渴,他也只能如期結束集訓了。
從學員們上交的課後思考題來看,每個人都有進步,但進步的幅度明顯拉開了層次。
這是沒辦法的事,人與人真的不一樣。
有的人悟性高,有的人接受慢,有的人偏向於學習提高,有的人更容易在實踐中突破。
這個變革的大時代裡,處處都充滿著機遇。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竟發,勇進者勝。
徐澤清楚自己的定位,這些事親力親為是必須的。
畢竟要開創前人未有之局面,不親自動手,指望手下這幫生在舊世界,從未見過“前人未有之局面”的部屬瞎蒙,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開好了頭、引進了門、領好了路後,就沒必要再一直帶出山。
人都是有自己思想的,閉門造車,是永遠不可能培養出領先時代,又能緊密結合現實需要的實用人才。
即便最聽話的孫石,當初不也是生怕被甩掉,非要跟著自己離開延安,遠行千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