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軍官兵傷病多的主要原因,當然是朝廷沒頭沒腦的瞎指揮。
從開拔開始,朝廷就在不斷催促,越催越急,越急越催。
一面是朝廷瘋狂催促行軍速度,一面卻是相當糟糕的途中保障。
沿途城池的位置是固定的,更快的行軍,往往意味著夜間必須露營。
在國內行軍,安全問題不大,紮營可以馬虎一些。
都是粗糙軍漢,疲憊行軍一整日後,有個地方躺下就能馬上睡得著。
但飲食上將就,造成的問題就要麻煩得多。
沿途州縣也盡力供給了糧草,可是,飯菜卻必須要下營後,伙頭兵們自己做。
因為行軍耽誤了大量時間,飯菜經常做得半生不熟,還不能不吃。
吃不飽飯,耗損的體力得不到有效補充,身體機能迅速下降,就更容易生病。
這還不算,集結地域和任務目標也在不斷地變化。
先是通知到東京城受閱,還沒走到,就改成直接去應天府。
才上路,又通知速去下邳縣。
剛跑一半,又來急報,趕緊去淮西。
終於跑到淮西了,還沒歇口氣,急令再來,馬上到彭城。
朝廷中的大老爺們嘴巴一張一合,就可以在地圖上重新劃出一個集結地域。
卻不知道靠兩條腿行軍的小兵們,要多跑多少冤枉路。
實際上,去淮西之前,全軍傷病率還控制在一成以內,
預定的開戰前休整變成了再度開拔,松下的氣再難提起,傷病才開始暴增。
丘八們只認錢,在賞銀的激勵下,即便得了病,也能咬牙堅持。
不會說話,對錢也沒有興趣的牲口卻不行。
本是馬軍的廣銳軍秦州第一指揮,因戰馬急劇減員,實際已經變成了步營。
這一路上,王育雙腳磨破了水泡,都捨不得騎他的姑娘。
結果,還是沒能保住一條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