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二十一章 去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去根 (1 / 2)

關於投誠夷丁處置問題的秘密會議達成共識後,三人立即分工落實。

趙遹負責調撥整編夷丁所需的錢糧,抽調官吏編造夷丁名冊;

徐澤負責對夷丁進行挑選和分組,以及其後的整編和訓練;

丁升卿,咳咳,負責監督,並實時向遠在東京的天子報告工作進度。

徐澤將自己的“行軍書辦”蔣敬安插進編造夷丁名冊的官吏隊伍,美其名曰是跟隨學習,實際也確實學到了不少工作經驗,真正的任務卻是抄錄名冊副本。

有了名冊,徐澤對夷丁的挑選和編組就簡單了很多。

雖然向趙遹和丁升卿獻了毒計,但他並不想把這些優秀的兵員培養成隨意消耗的炮灰,在夷丁的挑選上,就並非以身體強壯作為唯一標準。

一是孤兒優先,夷人村寨生活水平很低,能活下來的孤兒絕對有過人之處,而且孤身一人,更容易與原本的社會關係割裂。

二是社會底層優先,這些人一旦由“萬惡的舊社會”進入“團結友愛的軍營”,體會到做人的尊重和快樂,再與原本的生活對比,更容易對軍隊產生依賴心理。

三是為了穩住部族高層,適當招收了少數部族頭領子弟,優先選用長子,這些人本是部落頭領的繼承人,長期服役自然失去了繼承部族的權力,只要不傻,為了自己在軍中的安全和前途,他們也會極力慫恿家人擁護朝廷改土歸流的“好政策”。

夷丁整編成軍後,自然不能再使用原本五花八門垃圾的武器,但也不可能照搬禁軍標準,徐澤結合蜀地特點,建議暫時只裝備白蠟杆短槍、木盾和短弓。

這種配置訓練簡單,結陣容易,可以有效對抗夷人叛軍,卻不能對正規禁軍構成有力威脅,可以說,是為此戰和夷丁身份量身定做。

對這種“有用”還能讓人“放心”的裝備方案,趙遹自是完全贊同,立即調集物資,不足十天就將武器裝備全部配置到位。

在夷丁編制上,徐澤並不想離經叛道,他照搬了大宋禁軍的營都兩級制,共編十二營六十都。

都以下,只設定了什、伍兩級,這相對於採用三人一小隊,三小隊合一中隊,五中隊合一大隊,兩大隊合一都的禁軍精細編制,實際上是組織結構上的退步。

沒辦法,對於缺少相應武器和訓練,會識字和算術者比率都極低的夷人來說,難以執行的複雜編制,反而會影響戰鬥力。

不過,即便這種簡單的編制,對付組織更為鬆散的夷人亂軍來說也足夠了。

夷丁全部打散後,蔣敬按照徐澤交代的原則,“隨機”編成什、伍。

什長和伍長由本什、伍自行推舉產生,徐澤只需要挑選營正和都頭即可,就兩條挑選原則。

一是會漢語者優先,能寫漢字者必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