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島一戰,三千五百守軍近皆投降,給徐澤出了個難題——
如何處置這麼多的戰俘!
相對於高麗一國來說,同舟社兵力還是太少了,
為了增加威懾力,拿下新安州後,徐澤還從保州抽調了一千多兵馬(之前,“勞改營”守城轉為戰兵的較多)。
如今,身處敵境,又是在其首都下作戰,容不得出半點差錯。
徐澤沒精力,也不想浪費時間和兵力,慢慢鑑別這麼多高麗俘虜。
這個難題,對別的侵略軍來說,其實很好處理。
不管是盡數坑之,還是命其屠殺本國平民,交納投名狀後,留做攻城炮灰,都很簡單。
但“仁義之師”同舟社軍隊怎麼可能做這麼野蠻的事?
徐澤先是命新安州跟來的“麗奸”現身說法,對這些人進行了一番教育,
而後,逐一登記姓名住址等資訊,建立俘虜名冊。
做完這一切,讓他們飽餐一頓後,就安排水師將其全部送到對岸。
當然,放走之前,一些必要的“小手腳”還是要做的。
北岸的高麗城南大營此時已經風聲鶴唳,生怕侵略者強行登陸,
水師的戰船要護送這些俘虜上岸的話,和打一場登陸戰沒什麼區別。
實際上,用不著那麼麻煩。
江華海峽這麼短的距離,若不是天寒,會水的都可以直接鳧水過去。
先放了幾名投降的豪族軍官,讓他們自己划著小船到對面,跟守軍說明情況。
而後,丟下十餘艘小船,讓高麗兵一趟趟慢慢劃就行了。
這些高麗兵歷經艱辛登岸後,自然不可能直接回到開京與家人團聚。
畢竟,他們曾被敵軍俘獲過,大敵當前的情況下,等待鑑別是必經的程式。
實際上,他們一到對面,就被開京城南大營守軍集中看押起來。
當然,有根底的豪族子弟是不用等待鑑別的,他們順利回到了都城。
這些人回城後,沒能加強開京的防護,
卻將同舟社炮火毀天滅地,人力不可對抗的恐怖傳言帶到了開京,
很快,就使得開京守軍人人驚恐。
比驚恐的底層官兵更混亂的,則是高麗朝堂。
籌備半年,任用兩位宰執重臣統兵,聚半國之力征一地的義州之戰,
高麗朝廷本是存了必勝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