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和耶律寧都錯估了高麗這次軍隊的總兵力。
高麗國僅動員了戰兵兩萬五千人,只有其國恐嚇保州數量的十分之一。
人數雖少於預計,戰力卻一點也不弱。
高麗先鋒軍進入保州後,耶律寧就得出了這一結論。
這批高麗軍隊的素質,明顯要優於邵億統帥的雜牌軍。
不僅衣甲更齊整,訓練也更有素。
其部沒有采用之前邵億逐步推進的謹慎做法。
而是在新義州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將宿營營帳及部分糧草打包裝車,
運至保州境後,再砍伐少量木材,
由隨軍民夫直接運至保州城東五里處取土立營。
耶律寧從高麗軍士卒的負重能力、行軍齊整程度、紮營立寨速度等表現,
推測出這批人數只有上次一半的先遣敵軍,難纏程度卻倍之於上回。
高麗軍還敢將保州探子放入極近位置,不過,一旦出手,必然死咬不鬆口。
雙方探子試探幾次,互有傷亡,
保州付出了十餘條人命,才抓住兩個活口。
耶律寧嚴令探馬不得抵近敵軍騷擾,
連趁敵軍初到,立足為穩之時,率軍出城打敵人一個下馬威的計劃,也一併取消。
高麗此次的先鋒官是樞密院參議鄭思吉,耶律寧對這人沒什麼印象。
分頭審問了探子抓回的敵方士兵,以及之前俘獲的高麗軍官,
才知道此人並非無名之輩。
鄭思吉乃是行伍出身,憑藉戰功在高麗眾軍中闖出名聲。
此人曾隨尹瓘、吳延寵征戰曷懶甸,是高麗軍中罕有能與女直人硬碰硬的悍將。
當年,高麗戰敗後,尹瓘、吳延寵等人被免官問責。
鄭思吉也受到牽連,閒置多年,是以耶律寧不知其名。
實際上,鄭思吉能被任用,還有一番曲折。
去年,高麗第一次北征慘敗收場,損失近兩萬眾,北疆告急,國內劇震。
高麗朝廷議論再徵義州,國主王俁其實就定下了立即組織精銳大軍繼續北征的決心。
只是,預訂的大軍統帥吳延寵卻突患重病,臥床不起。
少了這個自己最信任,也最富經驗的老帥坐鎮軍中,王俁一時實在找不到合適人選。
急如星火的高麗第二次北征,由此被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