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八十八章 狗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狗熊 (1 / 3)

徐澤對這個時代各國官府的組織低效和動員緩慢,已經不報期望了。

時至臘月,焦頭爛額的南線金軍大略理順了遼陽府形勢。

同舟社如火如荼“冬季大練兵”活動也進入驗收環節了。

大遼燕王殿下耶律淳統率的大軍,卻還在乾州十三山一動不動。

而在保州損失了近兩萬人的高麗,後續的報復行動也始終不見蹤影。

各國的遲鈍反應,讓徐澤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突然“掉線”了。

被金人打怕了的遼人畏敵如虎,逡巡不前可以理解。

賊心不死,數百年來,一直不忘北擴的高麗人忍氣吞聲,就讓徐澤詫異非常了。

他可不會自大到認為自己有這麼大的威懾力。

同舟社主力都沒有親自下場,只憑一戰的勝利,就能讓高麗國如此忌憚。

高麗人異常反應的背後,定然隱藏著同舟社沒有掌握的大行動。

情報處全力發動,打探多日,訊息陸續傳來。

先是遼國傳來的訊息。

頓兵乾州十三山數月的耶律淳,沒有看到期盼中“喜迎王師”的遼陽府百姓,卻等來了大軍內部的叛亂。

遼帝之前為了補充數次大戰損失的兵力,下詔勸諭燕、平、雲三地的大戶,依等第進獻私兵、甲械,組建了二千人員額的武勇軍。

這一措施,如果發生在宋地,肯定會被一些士大夫定性為朝廷侵奪百姓私產,自亂秩序的惡政。

但在遼地,並無不妥。

武勇軍不比“怨軍”,是有明確編制,納入朝廷“王師”序列的正規軍。

大戶自願出兵馬,朝廷再依據各家兵馬強弱多少授以名爵,可以迅速成軍。

此舉在遼國曆史上有先例,是官民兩廂都得利的好事。

為了控制兵權,防止掌兵的大戶尾大不掉。

耶律延禧又在各家兵馬將校之上,派太常寺少卿武朝彥為管押,代表朝廷掌控武勇軍。

只是,壞就壞在用人失誤,遼帝親自選派的武少卿,竟然“政治考察”不過關,存在嚴重的“思想問題”。

十幾日前,武朝彥突然發難,率百餘騎徑入中軍帳,欲取主帥耶律淳的性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