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七十章 引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 引蛇 (1 / 3)

出乎高藥師的意料,遼陽府的談判很順利。

金人果然如徐澤所料,沒談疆域劃界之事,對高藥師帶去的農具樣品也非常感興趣,

金人提出用北珠、貂皮、松子等物資換農具,得了徐澤的吩咐,高藥師堅持必須要用鐵礦石換。

不同於後世的偏見,“漁獵民族”女直人對農耕非常重視。

完顏部最初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部族,靠先祖完顏綏可帶領族人徙居海古水,耕墾樹藝,才開始發家。

其部對農耕的重要性認識非常深,對良種、先進耕作技術和農具的期盼程度,甚至還要超過中原一些農民。

以至於出河店和護步達崗兩戰勝利後,金軍“繳獲耕具數千以給諸軍”,都要大書特書,甚至鄭而重之地寫入後世史書。

這幾年,金國有限的人力物力大多用到國戰上了,更加期盼能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人力的先進農具和耕作技巧。

其實,金人對能提升農業基礎的水利工程也同樣期待,

只是因為工程建設要用到大量的人力,有心卻無力,只能暫時放棄。

同樣道理,用需要不少人力開採的鐵礦石換農具,也讓金人很糾結。

同舟社方面,經過幾年的積累,鍊鐵技術和水力利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海東郡、之罘灣和鎮海府均有水力鍛壓機,工作效率遠非人力能比。

拋去海運成本,仍然具備“物美價廉”的優勢,同樣的農具,價錢比遼陽府的鐵匠坊自產的還要便宜。

一些水力鍛壓的先進農具,手工更是難以仿造。

金國正是全民備戰的時候,少造幾樣農具,就能多生產一些刀槍,這個賬很好算。

而同舟社這邊,效率越高,對原材料的需求就越大。

鎮海府的鐵礦品位要高於海東、京東等地,但儲量不多,當然不可能拿來做農具。

開州鐵礦的品位更高,用海東、登州低品位鐵礦打製的農具,換取有戰略價值的高品位鐵礦石,穩賺不賠。

直到回了鎮海府,高藥師才知道受了極大屈辱的金人能夠“爽快”議和的原因。

徐澤給他通報了遼帝任命耶律淳為都元帥,舉國大徵兵,欲要再戰金國的訊息。

情報是潛伏在南京析津府的烏程傳回的。

遼國朝廷正式“冊封”徐澤為東南路統軍使兼鎮國軍節度使後,他便派人到南京道與烏程取得聯絡。

並且,已經建立了蘇州至析津府的商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