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社的快船護送蒲離卜在遼國中京道隰州州治海濱縣上岸後,就撤了回去。
持續的動亂,已經嚴重影響到大遼帝國腹地的社會治安。
在中京和上京兩道盜匪橫行的情況下,靠自己主僕二人絕對走不到春州鴨子河濼的春捺缽。
蒲離卜只能先進海濱縣城中,尋找平海軍刺史,欲借人馬護送自己去見皇帝。
花掉一筆令蒲離卜肉痛不已的金銀後,才借到六個人。
城中可以護送二人的閒人還有,但人要是再多,就沒了願意借馬了。
即便如此,蒲離卜也只是借到了八匹比騾子稍強點的駑馬。
這還是置有鹽場的“富”州,湊十匹閒置的馬都難。
可想而知,持續的戰爭和接連不斷的叛亂,已經嚴重透支大遼的國力了。
隨後,一行八人順大州河一路北上。
沿途所見,讓蒲離卜產生了強烈的陌生感。
中京道原本就不多的部族更加稀少,偶爾碰到的部民,看人的眼神都交織著警惕和毫不掩飾的貪婪。
到達中興府時,蒲離卜等人得到三個驚人的訊息。
一是侍御司徒託卜嘉等人討奉旨討伐耶律章奴,戰於祖州,王師大敗。
朝廷只能拆西牆補東牆,趕緊又遣漢人行宮都部署蕭特默率諸將討賊。
二是耶律章奴攜大勝之威,招降納叛,得到了饒州渤海叛軍及中京賊人侯概等萬餘人的支援,實力大漲,數日前又攻陷了高州。
三是皇帝也不在鴨子河捺缽處,聽說已經到了中京道的武安州督戰平叛。
護送蒲離卜北上的六人畏懼前途危險,鬧著要回隰州,死活不願再陪蒲離卜北上。
蒲離卜無奈,不敢逼迫,只能放幾人回濱海。
一個艱難的選擇擺在了他的面前。
究竟是要冒險繼續北上,還是向西回到自己的老家北安州?
蒲離卜猶豫了一整夜後,做出了繼續北上的決定。
沒人知道究竟是什麼支撐起這個慫人冒險的決心,因為可能知道這真相的唯一見證人——陪他北上的老家僕也死了。
死在黃柏嶺的山賊襲擊上。
賊人出現的很突然,忠心的老家僕一聲不吭就揹著包裹打馬調頭,引走了大半的賊人。
蒲離卜年少時也是頗為驍勇的,只是多年的酒色生活消磨了其人的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