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三章 行路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行路難 (1 / 2)

日上中天,啞猴用爬山虎編成的草帽已曬脫了葉,路旁樹上此起彼伏的蟬鳴卻越發響亮。

途經一條小河,徐澤喊啞猴下馬,牽馬飲水,並解下馬鞍上只剩下一點水的葫蘆,慢慢地啜了兩口,旋即遞給啞猴,少年倒是精神,搖搖頭,直指小河。

“戲水可以,不要喝!出門在外,萬不得已,切莫喝生水。”徐澤嚴肅的說。

這少年應是幼年吃了不少苦,瘦瘦弱弱的,身材比同齡人明顯小一號,即便跟著自己養了一年,也沒長多少肉,興許不止小時營養沒跟上,也可能是肚子內有寄生蟲,或是其他暗疾。

延安府邊僻,缺醫少藥,少有的幾個郎中只是長於外科,均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有到東京看看了。

啞猴僅僅洗了個臉,打溼了手臂小腿。抄起一根樹枝,走向對面河岸的藺草叢,一頓抽打,驚走一片飛蟲,倒是沒看到蛇,而後,用匕首割了一捆藺草,簡單編成兩大塊,拖回來搭上馬背。

徐澤靜待少年做完這些,說:“走吧,此處有河水,附近應該有人煙,找到了,就先休息,晚點再走。”

果不其然,順路走不到半個時辰,便看到了一戶人家,只有一個瞎眼老婦人在家,時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晚兩餐,中午一般都還在地頭忙活著,只有不便行動的老弱才會留在家裡。

徐澤考慮到還要行很遠的路,借灶煮米吃了飯,順便燒半鍋熱水,裝入葫蘆,剩下的正好夠二人喝飽,再給老婦人十文柴火錢。

啞猴將藺草搬來,鋪在路邊的樹蔭下,二人便靠著樹休息。

未時,太陽西偏,復又行,至亥時,進入甘泉境內,方見路旁有一旅邸,徐澤略一計較,還是決定投宿。

食罷,稍作擦洗,躺下後,回顧這一天行程,二人無甚負累,走的又是坦途官道,一日卻只走了七十里,徐澤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

徐澤沒有自虐傾向,今日之所以棄馬步行。

一則老馬確實不堪重負,無法供他長途騎乘。

再則大宋少馬,百姓日常趕路,禁軍行軍打仗,大部分情況下都只能是靠一雙腳板走。

而且,此時的交通狀況,不管是投送能力,還是道路平整、沿途治安、周邊補給等等,和後世相比,基本是兩個概念。

不深入調查,切身感受,很難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眼高手低,只憑他人總結的所謂經驗做事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日後,一旦佔據梁山,必然要行軍打仗,屆時人多道必堵,糧草輜重行進更緩,沿路還得紮營造飯,更是費時,若還是這般,做甚大事?

冷靜分析原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