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重臣都定了調子,其餘大臣自不會再跳出來反對,耶律淳也只是為了撇清嫌疑,說完後,見眾人不再關注能牽連到自己的蕭烏納,他就又退回到自己的位置,接著裝木頭人。
耶律延禧見眾臣再無異議,準備拍板讓蕭奉先調兵時,卻又頭疼安排誰來統兵,猶豫間,想到了蕭奉先在女直一事上一直智珠在握,乃決定以其胞弟蕭嗣先為帥。
寧江州南,賓州城。
在此集結潰兵死守待援的蕭烏納,終於等來了朝廷發大軍平滅女直的詔令。
“差守司空、殿前都檢點蕭嗣先充東北路都統,靜江軍蕭烏納副之,發契丹、奚兵、三使兵三千騎,中京路宮分軍、土豪二千,別選諸路武勇二千餘人,以中京虞候崔公義充都押官,侍衛控鶴都指揮使、商州刺史邢穎副之?”
蕭烏納生怕有遺漏,想再看一遍,手卻不受控制的亂抖。
信使擔心這位老臣出狀況,上來扶他,被蕭烏納一把掐住兩臂,信使被掐得生疼,卻不敢喊叫。
蕭烏納情緒失控,邊搖信使,邊吼道:“真的只有七千混編步騎?”
“副都統,其實,其實不止,不止這些。”
見信使冷汗只冒,蕭烏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放開信使。
“怎麼回事,你是說,都統又從哪裡召集了大軍?”
信使見蕭烏納會錯了意,趕緊解釋道:“不是大軍,是隨軍家屬僕從。”
蕭烏納被這個荒唐的訊息驚呆了,失神片刻後,才問:“究竟什麼情況?”
“朝廷久未徵召兵卒打仗,將士無處獲取戰功。先是中京路土豪,聽說女直人膽敢對抗王師,希望能在大戰中獲得更多功勞,都自願攜家屬僕從,組成車隊隨行。”
蕭烏納注意到“先是”一次,茫然地問:“還有?”
“都統見這些土豪的家屬車隊加入能壯大聲勢,就鼓勵其他各軍也攜帶家屬,小人來之前,已經有近兩萬人了。”
蕭烏納心下冰涼,用七千心思各異的部族兵馬對戰女直人,就已經是必敗之局了,居然還要帶上近兩倍的家屬僕從,這是打仗,還是郊遊?
“大軍要在哪裡集結,都統有沒有吩咐,要我這副都統做什麼?”
“都統計劃帶領大軍到出河店紮營,以逸待勞,等女直人過混同江時,半渡而擊。請副都統嚴守賓州,待賊軍潰敗時,再出擊截住賊軍去路。”
蕭烏納這些年走遍東北路各地,不用看地圖,也知道出河店的位置。
女直人控制的達魯古部在賓州西北,達魯古部的再西北,過混同江便是出河店。
這個位置確實不算差,和自己夾擊女直的方案也很好,只是憑這群郊遊的貴人能成嗎?
儘管預料到這戰必敗,蕭烏納還是盡人事聽天命,想再爭取一點,哪怕是多殺傷女直人的有生力量也好為下步的平叛減輕壓力。
“大軍什麼時候能到出河店?”
“應該就在這一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