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後,瞭解到趙遹在平叛中的所作所為,徐澤認為此人是個有膽有識有擔當的人物,作為統帥是夠格的,既然認定了,就要站好隊。
趙遹身為大宋文官,打心底裡看不起一般武夫,但對徐澤這種有能力,還有潛力,更有眼力的武將卻是願意栽培的,當即有了考校徐澤的心思。
“那你認為,該如何擒殺潘虎?”
“若只為正綱紀,相公手令一封,傳潘虎來瀘州,三兩衙役即可捉拿此獠,而後上奏朝廷明正典刑即可。”
“若為平民憤,則請相公予末將臨機決斷之權,澤帶二三十兵士,入樂共城即可控制局勢,再處置此獠。”
趙遹聽徐澤最後幾字音調變低,道:“徐副將似言猶未盡,有話儘管說!”
徐澤看了眼地下的首級,道:“末將斗膽,潘虎雖然壞了事,但此獠首級卻正好可以用來收拾瀘南人心。只是,末將身份低微,難孚人望,此事還需得聲望卓著的帥臣方可為!”
“哈哈哈。”
此子可教!趙遹心情轉好,道:“徐副將何須拐彎抹角?本官也正有此意!你可敢與本官往樂共城走一遭?”
“榮幸之至!”
“你覺得該帶多少兵?”
“若只為相公安全計,兩都即可,人太多,反而可能導致潘虎狗急跳牆!但夷人畏威而不懷德,控制住樂共城後,若要繼續招誘夷部,仍得發大兵威懾。”
“好!我便予你城中兵馬排程之權,明日你便隨本官入樂共,擒潘虎!”
“得令!”
出了官衙,徐澤即至軍營召集兵馬,城中不算登州營,原有兵馬四千餘,徐澤只選一千二百人,要求只有一點——聽令!令行便行,令止便止。
蜀地安樂多年,兵不習戰,但前番戰敗就是最好的戰爭動員,這段時日,城內各部官兵也沒少操練。
尤其是有了登州營的示範,城中各部有樣學樣,打仗行不行還不敢說,但佇列紀律較以前有了明顯改觀,挑選十二個都,再補齊,還是不是太難的。
隨後,讓登州營一個都帶一個半都,進行了兩個時辰的突擊訓練。
次日,樂共城外。
“不知相公遠來,虎未能遠迎,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