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天賜的補給港——遠遠的看見澎湖列島的輪廓後,徐澤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澎湖列島且,位置處在臺灣和福建路中間,是此時航海條件下,小海船渡海的最佳跳板。
列島環形分佈的眾多島嶼形成了一個天然港灣,港灣外黑潮引起的海濤澎湃,港灣內卻水靜如湖,非常適宜泊船修整。
實際上,澎湖正是因此得名。
發現同舟社船隊靠近,正在捕魚的原住民們受到了驚嚇,紛紛向島中央逃去。
稍後,島民們又在一部分手持兵刃的強人帶領下,集合在一起,衝向海灘,準備反擊來勢洶洶的敵人。
但等島民們看清了船隊“龐大”規模後,立即放棄了無謂的抵抗,一些人聚在一起激烈討論,更多的人則是看著船隊入港,茫然地等待未知命運的降臨。
儘管張順曾經來過一次,但他那次帶的只是“小船”,也不敢確定澎湖灣內的具體情況。
在陌生的野港,大型海船船隊入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人敢保證哪處水面下沒有暗礁,這也是古代大規模登陸戰,大多隻能圍繞港口城市展開血腥爭奪的重要原因之一。
幾艘改做測量船的艓船在前引導下,後面的船隊緩慢進港。
見到島上的島民始終沒有表現出對抗的意思,徐澤調整了登陸方案,將原計劃的突擊搶灘改為武力展示。
第一批登島的,是甲冑齊全,披掛整齊的巡檢司水營官兵。
其後,史家村和少華山混合編成的移民,也在王進和史進的組織下有序登陸。
看到登州刀魚戰棹巡檢司水營官兵裝備齊全,列陣迅速,沒有半點嘈雜,只憑各色旗幟和清晰短促有力的口令完成登陸。
期間沒有半點嘈雜,整齊而肅穆,配合閃著寒光的刀槍,宣示這批人絕不可挑戰。
見此情形,原本還持著簡陋武器的島民趕緊丟下,不知道誰帶的頭,很快就跪倒一片,不少人嘴裡還唸唸有詞,趴伏在地的身子抖個不停。
“都抬起頭來!”
徐澤見這些島民可以“教化”,自然是想盡快收服此地人心,都這麼跪著,怎麼交流?但要是直接命令他們站起來,恐怕沒幾個人敢聽令,只得先讓他們抬頭。
好在有人能聽懂官話,一些人抬起了頭,張順很快從中找到上次管待他的人,一番說服,喊出來了忐忑不安的島民首領。
“本官現代表朝廷,授予你海東郡澎湖寨巡檢司巡檢之職,望你務必嚴加整飭,替朝廷守好此地。”
徐澤直接丟給對方一個莫名其妙的職務,身邊眾心腹聽了也是一頭霧水。
莫說“海東郡”這個從未聽說過的名稱,朝廷也早沒有“郡”這一級的行政區劃了,但眾人大多知徐澤的野心,全都心照不宣。
授官不應該授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