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轉而問:“二哥、七哥可知三國故事?”
此時三國故事的流傳度已經很高了,汴京瓦子中霍四究就是說“三分”的名嘴。
阮小七頓時來了興致,道:“義薄雲天武安王(大觀二年,宋徽宗封關羽為武安王),據水斷橋張翼德,一身是膽趙子龍,轅門射戟呂奉先,若論英雄豪傑輩出,何時能比三國!”
徐澤看看阮小二,見其也是一臉嚮往,又看向阮小七。
“二位可知三國有哪些胡人英豪?”
阮小七興致正高,聽徐澤此問,不高興了,語氣輕蔑地道:“胡人有甚英豪?三國又不是我大宋,那時英豪輩出,豈容胡狗猖狂!”
徐澤追問:“好漢可比英豪?”
阮小七隨口就說:“好漢比之英豪,只配提鞋牽馬!”
阮小二見小七說錯了話,趕緊補充,道:“我兄弟見識短,先前一直無法參透觀察行事,現下想來,觀察這樣的人物怎能稱好漢,觀察實乃當世英豪才對!”
徐澤不以為意地笑笑,又問:“那二位可知漢末三國亂世,不足百年時間,天下黎民百姓亡去多少?”
阮氏兩兄弟一臉便秘,話題怎的突然轉到這上面?不是,都說了俺們讀書少嘛,怎會知道這些?
徐澤自己答道:“靈帝登基之初,天下民戶人口5600多萬,經過黃巾之亂、董卓之亂、諸侯混戰,到再度一統之前,魏國有443萬,吳國230萬,蜀國僅剩94萬,總計只有767萬。
且不論數十年間,幾代人的正常地繁殖衍生,這消失的近九成資料,數千萬亡魂,便鑄就了那些英雄豪傑的史詩功業!”
“啊!”
阮小二、阮小七齊齊驚呆。
徐澤此番可是提前做足了功課,還真就是來欺負二阮讀書少的。
要說東漢末年之三國後期的人口銳減,原因是多方面的。
先說人口數,不管是黃巾之亂前的5600萬,還是三家歸晉時的767萬,全是國家編戶人口,都未包含世家大族的奴隸和徒附,實際的資料,肯定是大於這些數的,尤其是亂世,沒了國家的強力震懾,豪族吸納亡戶只會更加肆無忌憚。
再說人口銳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黃巾之亂,黃巾所到之處裹挾百姓,如蝗蟲掃蕩,北方冀、青、兗、徐、豫均遭遇極大摧殘,而官軍鎮壓也同樣如割草般殘酷無情。
隨後諸侯討伐董卓,開啟混戰,接連不斷的戰爭帶來的人口損失,尤其是精壯勞力損失,進而導致農業產出的急劇減少,再加上瘟疫和水旱蝗災接踵而至,造成的人口大批次減少,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