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三十九章 張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張三

李四猶不放心,追問:“若是徐員外收了油,再轉手賣給他人吃,咋辦?”

張三眉頭緊皺,其實他心裡也沒底,但嘴上還是要硬撐,道:“沒見他留在東京的小廝孫石,多沉穩的一個少年,有其僕必有其主,俺覺得徐員外應該不是這種人。”

能在東京混潑皮的,心思都夠活泛,皆聽出了張三言中未盡之意,見他底氣不足,眾人不免有些沮喪。

一方面生怕徐員外真拿油賣給人吃,出了事,使自己受到牽連;另一方面,費神費力弄這麼多油,真要倒掉,又實在捨不得。

眾人唉聲嘆氣間,聽到把門的潑皮喊:“二位哥哥,王四,王四哥哥來了!”

王四這趟遠行的目的地是華州,到東京只是順路,進城時已到下午,他先到信陵坊張教頭宅,轉交徐澤給張教頭和孫石的信,再從孫石那探聽張三、李四等人的表現(孫石已經能用文字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然後才匆匆趕到大相國寺。

天色已晚,王四大略清點了張三、李四等人收集的地溝油,付給部分酬金,交代二人租船把油送到合蔡鎮,那邊有人接洽,拿到尾款後,再回東京城這邊繼續收油。王四還神秘兮兮地透露,合蔡鎮那邊有“大買賣”等著他們。

至於徐澤收地溝油的具體用途,王四當然清楚,但涉及商業機密,當然不能告訴張三他們。只是推知不清楚,但肯定不是用來給人吃的。

待王四走後,李四問張三:“兄長,明日安排誰押貨去合蔡鎮”?

張三擺了下手,道:“不,俺親自去!”

月餘不見,王四這個當初還有些鄉下氣的“夥計”已經氣質大變,處處透著自信和幹練,怎樣的東家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改變自己手下人?張三內心越發好奇那個看不懂的徐員外了。

張三最終還是沒有見到徐澤,其乘船到達合蔡鎮,打出王四交給的旗幟不久,一名自稱“同舟社合蔡鎮經銷點負責人田異”的漢子便與其交接了貨款。

本月初,田異渾家王氏就已經順利產下一個兒子,徐澤上月下旬便安排了人到壽張縣和其搞好了交接,並給田異放了半個月的假。

但渾家生產僅僅幾天後,看著妻、子皆平安康健無事,田異又耐不住性子,主動請求到合蔡鎮開新店,對如此拼的好員工,徐澤當然是批評其不顧小家後,“勉強”同意其復工的請求了。

在地溝油暫存庫房外,田異給張三演示了一款新型燃煤爐和蜂窩煤。

東京人家家燃煤,張三對煤自然無比熟悉,只是此時民間對煤炭的使用手段還很原始,主要是燒煤泥和粉煤、塊煤兩種天然狀態的煤炭,但煤泥不易點燃,粉煤灰大易爆燃不安全,塊煤價貴火力也不好控制,三者在燃燒過程中都容易產生嗆人的煤煙。

而田異演示的煤炭火力大且穩定,燃燒充分煙很小,爐子底下進風口巧妙的風門設計,使得火力很容易控制,蜂窩煤統一的尺寸也使換煤更加方便。

張三混跡市井多年,一眼就看出了蜂窩煤的巨大市場潛力,立即就把地溝油的那點擔心丟到了九霄雲外,轉而向田異打聽蜂窩煤的銷售問題。

田異也不賣關子,直接丟擲己方的條件:同舟社一次性提供煤爐5 0臺和蜂窩煤5000塊,若張三能迅速開啟東京市場,保證煤爐月銷量1000臺以上,同舟社就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提供打煤器和蜂窩煤製作技術,與張三合夥在東京城外開辦蜂窩煤作坊,就近買煤製作蜂窩煤再發賣。

假如張三達不到銷量要求,同舟社則保留技術,並授權其他合作者,張三隻能繼續在同舟社這裡拿成品蜂窩煤。

張三飯都沒吃,急匆匆趕回東京,儘管剛拿到手還沒捂熱的地溝油尾款,又原封不動的還給了田異,還欠下了一筆買煤錢,但張三仍興奮不已,東京城一百四十多萬人口,哪怕只算二十萬戶,就算僅一成住戶訂購蜂窩煤爐,就是兩萬餘的銷量。

關鍵是蜂窩煤乃長久買賣,一旦鋪開,每日都有進項,自己哪怕只能佔其中很小的股份,所得也多會得驚人。

不要小看這點小錢,東京城裡,細水長流的買賣最是賺錢,“家凡十縣主”的帽子田家,“至有三十餘縣主”的大桶張家,都是靠經營不起眼的薄利日用品發家的。

哈哈,也許用不了多久,咱張三以後也可以被人稱作“打石炭張家”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