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水滸新秩序> 第七章 弓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弓魚 (1 / 2)

受限於保鮮技術和沿途的混亂治安,即使挨著湖區不到一日路程的城裡人也很難吃到鮮魚。

原著中就有這樣的細節:生活在鄆城的宋江刺配江州後,為了進一步震懾住剛收的小弟戴宗,在琵琶亭吃酒時,一生只為功業,根本不講究吃穿用度的宋老大明知琵琶亭乃“唐代白樂天古蹟”,卻仍擺出一副久經富貴的範兒,又是點評桌上器皿“美食不如美器,雖是個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齊器皿”,又堅持要吃老家鄆城極難吃到的“頂級食材”——鮮魚。

卻不想這琵琶亭本就在江邊,鮮魚又多又便宜,而且宋江還不知道自己根本不能吃魚,回去後便“破腹瀉倒在床”“將息了五七日”,才“覺得身體沒事”。遭了這麼大的罪,宋江再次獨自一人去潯陽樓吃飯時,就專門對店家強調“魚便不要”。

徐澤說:“若我有一法,能讓鮮魚活過兩日,並用馬車運到城裡售賣,你們覺得能不能賺到錢?”

這還用問?豈止賺到錢,甚至要賺“大錢”啊!

四人均是一臉興奮,真有這樣的好法子,那這日子還怕過不好?

徐澤見幾人一副馬上就要過上好日子的幸福表情,趕緊潑涼水,道:“我雖有此法,但若你們若還是一盤散沙,隨便哪村來個惡霸就可予取予求,到頭還是一場空!”

四人用眼神交流片刻,一起跪下,熊蒙道:“俺們一切都從哥哥安排,只求哥哥帶領我等脫離這苦日子。”

徐澤上前扶起四人,說:“哈哈,都說了咱們只聚眾不鬧事,‘哥哥’這等草莽稱呼就不要用了。嗯,咱們還要接著做大宋的‘良民’,就用大宋慣用的稱呼,你們就稱我——‘保正’吧。”

王四帶著楊老實回來了,跟徐澤打了個招呼,二人就往康家莊去了。

徐澤帶上武器,喊穆夯子扛上半袋鹽,六人一起來到水邊,熊蒙和田異各自帶了船,梁義和黃仲的兄弟還要打魚,便沒帶船,穆夯子不擅水性,徐澤安排梁義和自己一船,熊蒙和穆夯子一船,田異和黃仲一船,三船朝梁山劃去。

繞過幾條蘆葦叢夾成的水道,見到水窪中黃仲的兄弟黃季剛網撈到了一條鯉魚,徐澤叫幾人都把船靠過去,要了魚,現場演示弓魚保鮮技巧。

所謂弓魚,首先是用蘆葦搓成的細繩,一端在用竹籤穿透了的魚嘴打結,然後把魚沿魚身左右方向弓起,用魚繩另一端綁在魚尾肛門稍偏下的地方(水能洩出)。

這叫“初綁”,目的是防止魚缺氧而蹦跳損傷。

而後將魚沉入有流動活水的魚池或溪流中,讓魚吐汙納新半個到一個時辰。

隨後第二次弓綁。

二次弓綁時嘴唇處繩結不動,只是將初綁時綁在魚肛門稍偏下改為稍偏上。二綁也叫“綁水”,目的是使魚肚子裡留有的水分不能洩出,從而起到保鮮保活作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