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洪此番雄論非本人所得吧?”徐澤打斷朱武道。
“咳咳——”正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狀的朱武差點噎住,好不尷尬,“主公果真明察秋毫。”
廢話!你既精於陰謀算計,又知天下大勢,還能掌握如此多的朝堂機密,如此大才盤盤,怎的還會流落此地當這毫無前途的山賊?
見徐澤沒有怪罪之意,朱武這才小心解釋道:“武愚鈍,工於算計卻拙於大勢。但能預見天下大亂之徵的才智之士卻是甚多,早在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方士魏漢津便言‘不三十年,天下亂矣’。
又有精《易》者,姓孟諱翊,受蔡京推崇,任太學學官,曾與京言‘本朝火德,應中微,有再受命之象,宜更年號、官名,一變世事,以厭當之,不然,期將近,不可忽’(簡單說,就是宋朝國運不好,搞不好會中途夭折,必須改年號官名之類),蔡京聽了後卻不高興,指責孟翊切勿亂言。孟翊未聽蔡京的警告,在文德殿大朝會散朝之時,突然於班中拿出一軸獻於天子,其所畫卦象便是與蔡京所講之事,皇帝厭孟翊妖言惑眾,龍顏大怒,編管孟翊於定州,武和孟翊毗鄰而居,有幸拜入其門下,由此得知眾多朝堂秘辛。”
真有這號人物?徐澤有些好奇,問:“令師可曾言大宋中微和再受命之時?”
“先師於今年正月辭世,辭世前曾言‘十五年左右,卦象必應’。”
猶如平地驚雷,徐澤呆立當場。
今年是公元1112年,十五年後,不正是公元1127年的靖康二年麼?這一年,只看年號就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
莫非施大爺搞錯了,這方世界不是真實歷史,而是玄幻位面,竟然真有這般能算盡天命的大能?
如果真有天命,自己一介凡人,又憑什麼逆天改命?
僅僅片刻功夫,徐澤便也釋然了,來都來了,怕個球,人死鳥朝天,被什麼鬼施耐庵丟到這方世界,自己都不曾慫過,還怕這虛無縹緲的天命?
沒見剛才朱武侃侃而談半天大宋的各種弊病,說不定那個孟翊就是憑著這些問題,推斷出大宋將於十五年內中微的,如換成自己身在朝堂,能有這麼高遠的視野,也……
好吧,也無法推斷大宋的具體危亡時間。
“元洪既得令師真傳,想必也會卜卦吧?”
“呃,不敢欺瞞主公,武的確得孟師《易》幾分精髓,不敢說窺破天機,尋常事也能算得七七八八。只是不知為何,自半年前開始,卜卦之術就越來越不靈了,武最後一卦便是應在這少華山,此後腦子便一片混沌,竟然連曾經的好多事也想不起。”
有意思,朱武乃定州人,陳達籍鄴城,楊春則是解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