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何雨柱感覺辣眼睛都是,每個軍人都斜挎著一個包,這樣就形成了兵哥哥一邊扛槍一邊扛包的樣子,十分影響戰術動作。
他不知道部隊是哪一年換成揹包的,不過後世既然把挎包換成揹包,證明揹包肯定是比挎包好用。
要不然像部隊這種講究效率的,肯定不會全體都換成揹包了。
在港城,委託律師事務所的時候,何雨柱不光申請了拉桿行李箱的專利,還申請了揹包的專利,同時申請的還有行動式行李車,就是後世家裡老頭老太太去菜市場買菜時拉的那種小車!。
不過據事務所的人說,揹包和行李車估計不好申請,因為前面已經有像似的了,而且還不少。
何雨柱也不以為意,反正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萬一成了豈不是驚喜。
即便不成也沒有關係,委託費才幾個錢,值得花這個代價,就為了一個萬一。
何雨柱的準備是拜託大領導幫忙,看能不能聯絡上級給推薦一下,找一個小塊的地方試用一下。
因為揹包一眼看出來的優勢,只要有門路聯絡上,被拒絕的可能性很小。
主要是服裝廠也提供不了太多,這不是為了熟悉一下練一下手嗎。
小規模的試驗一下應該是可以溝通的!
至於揹包使用的布料,何雨柱決定就選擇做工作服的那種水洗布,便宜又結實。
調節揹帶長短的,直接做成鐵的就可以了。
拉鎖沒多大的選擇餘地,這個時候只能選擇銅的了,鋁合金材料的拉鎖國內技術達不到要求,塑膠的拉鎖更少沒有。
就這樣忙忙碌碌的過了兩天,裝置到了津港。
接到電話的何雨柱急忙從廠裡出發,還拉著一個幫忙的。
到港口辦完手續,就等著排隊等車送集裝箱了,什麼時候輪到什麼時候給送。
問一下港口的值班人員,說拍七八十來天正常,主要是沒有人原意跑長途拍路上出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