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被捆綁的同時,博洛用力回頭,向來時的方向看了一眼跟他衝陣的五百八旗勇士,一多半已經倒在了地下,剩下的一百多人猶自和明軍拼殺,但在明軍長盾和長槍的連番攻擊之下,已然是如風中殘燭,無力支撐,血雨慘叫中,不斷倒下。
明軍大陣,卻依然是不動如山。
過去,仗著三重甲冑、精絕的弓射和明軍的孱弱,八旗兵橫行遼東,但面對同樣能戰敢戰,且同樣全身甲冑,操練嚴格,軍紀同樣殘酷的精武營,已經不佔多大的便宜,加上沒有了甲冑和弓射,人數又少,一面倒的被精武營攻殺,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山樑之上,吳三桂馬科白廣恩唐通四個總兵目睹了整個過程。
潮白河邊的大勝,四人都拿到了不少的功勞,尤其朝廷對殺虜的功勞一向都很看重,等戰事結束,賞賜一定不會少,加上此戰又是跟隨太子而戰,日後太子登基,大家都有從龍的功勞,因此四人心情非常好,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眼見八旗兵最後的衝鋒吃了癟,馬科帶頭叫好,唐通白廣恩大聲響應,吳三桂淡淡一笑,也算是響應。
四人之中,吳三桂心思最重。
不同於其他三人已經開始憧憬朝廷的賞賜和功勞,吳三桂此時最感興趣的卻是太子的練兵和帶兵之術。
作為一個明軍中的後起之秀,在遼東多年,他清楚知道,要將一支隊伍練到不動如山,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就他麾下的關寧軍來說,也就少量的家丁能做到這一點,但精武營幾千人卻都是如此。最初,當吳三桂見到精武營時,最羨慕的其實是精武營高達八成以上的披甲率,不說戰兵,就是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兩位指揮使對質。
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
“聽好了,本宮只問一次,但有一字虛言,必嚴懲不貸。李青山冒功,究竟怎麼回事?”朱慈烺俯視他們,冷冷問。
張勝,姚文昌雖然是劉澤清的死黨,但在帶天出征的太子面前,卻也不敢撒謊,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何況當日知道真相的人極多,他們不說,自有他人會說,於是兩人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的將當日真相說了出來。當日,李澤清帶兵圍攻梁山,不想卻走了李青山,劉澤清覺得沒有面子,於是勾結軍中將領,將李浩然生擒李青山的功勞掠為己功。
不過張勝和姚文昌卻竭力撇清跟李浩然之死的關係。
當兩人自白時,同樣跪在地上的劉澤清面無死灰,他知道,自己今日肯定是逃不過了。這個總兵,肯定是丟了,幸好李浩然之死他做的漂亮,只要他咬死不承認,太子找不到證據,最多就是罷職,等過了這個風口,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到了太子身邊小聲而報,卻是中軍官佟定方。
原來精武營兩個把總隊已經悄無聲音將劉澤清的五百親兵堵在了城門口不遠處的一片空地上。如果劉澤清的親兵隊膽敢作亂,立刻就可以絞殺。
一切安排妥當,朱慈烺冷冷看向劉澤清。
“劉澤清,你知罪麼?”
事到如今,劉澤清不能不認了,他一咬牙,重重叩首:“臣一時豬油蒙了心,搶了李浩然的功勞,臣有罪,臣該死。但臣絕沒有派人殺害李浩然!”
都見到棺材板了,居然還嘴硬,朱慈烺心中冷笑,聲音冷冷道:“劉澤清虛報戰功,欺騙朝廷,著立刻拿下,押入軍中候審!”
聽到此,劉澤清大吃一驚:“殿下,臣是陛下任命的總兵,你不能這樣對臣啊……”
他以為就是降職,最多就是撤職,想不到太子居然要將他拿下。
武襄左衛早已經一擁而上,將他打翻在地,剝去甲冑,結結實實的捆了起來。
跟在劉澤清身邊的副將鄭隆芳見事不妙,想要悄悄溜走,也被武襄左衛按倒在地捆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