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清殿。
“若不是沈志祥獻計,要想拿下旅順口,王師非是幾千勇士的性命不可。遼南也不會這麼快就開啟局面。”
“朕封沈志祥,不止為沈志祥,也是為沈世奎。”
“雖然在那些遼東降將之中,也有孟喬芳那樣的頑固分子,但朕以為,首鼠兩端,瞻前顧後的人更多,如果我大明朝廷能表現出既往不咎的誠意,但是戰場上,情況危急之時,他們一定會知道怎麼做。”
“當初,孔有德一個參將,耿仲明連參將都不是,就被黃太吉封為偽王。”
“黃太吉千金買骨,收攏漢人,今日朕千金贖骨。”
“朕要令那些降將知道,但是他們能反正,大明朝廷依然還會接納他們。”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這是朕想要封沈志祥為歸正伯的本意。”
隆武帝的聲音在殿中迴盪。
聖心堅定。
群臣無法反對,只能同意。
於是,明詔發出,廣諭天下。
……
王師渡海攻擊,連續收復金州和旅順口的好訊息,很快就在京師傳了開來,京師上下,從官員商賈到販夫走卒都是奔走相告,歡喜一片,尤其是那些故籍遼東的人,激動的都是熱淚盈眶這麼多年了,大明在遼東節節敗退,從瀋陽一路退到了寧遠,他們也從遼東逃難到了關內,背井離鄉,現在王師收復金州旅順,或許他們很快就可以重回故土了。
而對於朝廷大張旗鼓的追封沈志祥為歸正伯,雖然有一些頑固者不理解,認為沈志祥不值得,但很快就淹沒在遼南大勝的喜悅中。
“陛下,聖明啊~~”
“遼南即復,遼東不遠矣~~”
百姓稱頌,內外歡騰,內閣軍機處兵部卻不敢大意,他們知道,建虜不會坐視金州旅順的失守,一定會聚集人馬,對金州旅順展開大反撲……接下來,才是對大明朝廷和高鬥樞的嚴峻考驗。
……
登州外海。
千帆競渡,首尾相接。
大明後續兵馬以及各種輜重糧草源源不斷的裝載上船,運往旅順。
碼頭邊,登萊巡撫楊廷麟親自送行,海風吹著他的臉,他臉色欣慰,微有笑意,但隨即的,他臉色又凝重了起來……
金州。
北嶺。
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