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翰邦、吳三桂,陳永福,劉耀仁部,先後奔出,攻擊建虜左翼;馬科,劉良佐,高傑,王允成,王光恩率領騎兵攻擊建虜右翼。
劉肇基和虎大威為第二梯隊,以為接應和助援。
中軍暫時不動,以為後戰。
“大清勇士,出擊!”
阿濟格沙啞的聲音。
“呼哬!”
建虜這邊,立刻派蒙古八旗和察哈爾騎兵接戰。
馬蹄滾滾,雙方刀槍來去,鳥銃弓箭齊施,在原野中展開了廝殺。寒光劍影之中,不斷有人落馬慘叫。
……
隨著戰事的進行,阿濟格蒼白的臉色越發嚴峻明軍士氣旺盛,攻擊極猛,蒙古騎兵卻相反,一個個畏畏縮縮,顯得貪生怕死,雙方實力此消彼長,眼見的,不論是左翼還是右翼,明軍都明顯佔據優勢。
建虜蒙古眾將相互一看,心中都是不安。
又戰了一會,蒙古騎兵敗相顯露,已經是有點頂不住了。
正常情況下,阿濟格應該立刻增兵支援,不然等到蒙古騎兵潰逃,己方陣型就有可能會被衝亂,明軍再隨後一衝,己方就要敗了。
但阿濟格卻沒有下令增兵,他看了看孫傳庭的大纛,忽然說道:“撤!左右兵馬先撤,本王斷後!”
“嗻。”
……
“嗚嗚嗚~~”
退兵的號角聲忽然響起,就像是大海退潮,除了正在左右兩翼激戰的蒙古騎兵,建虜其他各路兵馬忽然調轉馬頭,開始往後撤退。
面對建虜忽然的撤退,明軍將官都是驚喜。
站在陣中臨時搭起的望樓上,舉起千里鏡,清楚看到,阿濟格的大纛還在原地,他本人連同他身邊的數百精銳建虜白甲兵,依然立在旗下不動,但其他兵馬,漢軍蒙古旗卻已經是在分批撤退。
阿濟格果然剛,也果然是猛將,身為王爺,居然親自斷後!
只是後方這麼一撤退,正在和明軍激戰的蒙古騎兵立刻就慌了,他們再也無心和明軍戰鬥,紛紛後撤逃跑,戰場局面瞬間崩潰,建虜後撤的隊伍被忽然逃散的蒙古騎兵衝的紛亂,連阿濟格的大纛好像也受到了波及。
所有人都著急了起來,原本有秩序的撤退,登時就變成了你推我擠,搶奪道路的混亂……
眼見彈壓不住,留在原地的阿濟格在眾軍的護衛下,也急忙撤退。
阿濟格一撤,情勢就更是無法控制,建虜的撤退,眼見就要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敵敗了,追擊!”
這是大多數人在看到這種情況時,最直接的想法。
戰場上的大勝大敗,最大規模的殺傷,從來都不是發生在敵我面對面的激戰中,而是發生在一方敗逃、另一方追擊的單方面的屠殺中。
這種機會,是一方消滅另一方有生力量的最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