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說什麼?”
“混蛋,誰叫阿布奈出兵的?難道他沒有收到本王的命令嗎?”
就在阿布奈領兵出征之後,沒有能攔住的都克喀禮就急忙派人通報給了阿濟格。
阿濟格聽罷大怒,對這個不聽話的察哈爾越發厭惡,於是,不敢耽擱,急急統兵,率領馬步兵一萬人,往義州而來,不想剛行到了半途,就撞見了逃回的喀喇沁右翼,聽聞阿布奈擅自出擊,結果大敗,現在明軍主力已經抵達義州城下,兵馬極盛之後,阿濟格的怒氣不可遏制,哇哇大叫,直恨不得將不聽命令的阿布奈揪到身前,一刀宰了!
但再多的怒火也無法改變阿布奈戰敗的結局,阿濟格冷靜下來之後,一面帶兵繼續救援義州,一面修書向盛京彙報。
不過阿濟格並不是求援,而是說明情況。
“老十四你勿用擔心,但使我阿濟格在,定保錦州義州的安穩。除非南朝再大舉增兵,或者是隆武親來,否則,我不用盛京再添一兵一卒!”
為什麼這麼寫?因為身為錦州的前線統帥和大清的英親王,阿濟格清楚的知道,現在的大清已經不比崇德年間了,不但兵馬減少,而且糧草輜重十分的匱乏,去年的遼南大戰更是耗費了大清內外所有的府庫,加上朝鮮叛離,大清失去了外部的援助,內部也因為明國的封鎖,而越發的舉步維艱,就現在的情況,他的弟弟,輔政王多爾袞最擔心的就是錦州前線不穩,以致於他不得不帶兵前來救援。
因此他要安弟弟的心。
錦州有我,萬事無恙。
……
第二日下午,阿濟格率領一萬多馬步兵連同喀喇沁右翼蒙古,趕到義州。
離著四十里,他就得到了軍報。
明軍在義州城下大營,但並沒有全面圍困義州,也沒有攻城的動作,而是派出多路騎兵,開始掃掠義州周邊的田莊。
所謂的田莊,也叫屯,是建虜農業生產的基礎單位。錦州和義州,以及義州周邊百十里之內,每隔三五里,就會有一處田莊,大的田莊有上千人,小的也有幾百,莊中少量的建虜或者是蒙古人為管理,大部分都是擄掠來的漢人包衣,這些漢人包衣辛苦勞作,耕種周邊田地,每年都能能為錦州義州守軍提供大量糧草,是錦州義州基本能自給自足的最大保證,一旦這些田莊都被明軍掃掠,漢人包衣都被帶走,那短時間之內想要恢復就不可能,以後錦州義州的錢糧,都需要全部從盛京運送了。
阿濟格大驚也大怒。
大驚的是,明人好歹毒,一直以來,都是他帶兵在明國境內燒殺搶掠,現在怎麼能反過來?
大怒的是,察哈爾小親王阿布奈竟然閉門不出,任由明軍在城外周邊掃略,難道他察哈爾已經被明軍嚇破了膽,不敢出戰了嗎?
但其實阿濟格冤枉阿布奈了,雖然有昨日的大敗,但阿布奈也知道田莊對義州,對他察哈爾重要,因此在周邊田莊遇襲,多處冒起滾滾黑煙之中,他立刻派兵救援,但不想剛才城門,就遭到了明軍的伏擊。一番廝殺,狼狽的逃了回來,見明軍早有準備,出城不過是白送兵馬,阿布奈不得不放棄出城救援的打算。
……
“額爾赫圖,你率兵先行,救援各處田莊!”
阿濟格下令。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