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1063章 朕來承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63章 朕來承擔 (2 / 3)

孫傳庭道。

李邦華皺著眉頭搖頭:“此戰要想成功,闖營是關鍵,如果闖營的戰力不能確定,尚在搖擺,眼前的大謀劃,怕都是空高興一場啊。”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崇禎十一年時,各路流賊不是被殺,都是歸順朝廷,但不想到了十三年,又忽然紛紛反叛,殺了大明朝廷一個措手不及,熊文燦也因此被斬首,從那以後,朝廷的剿匪之策,就把剿撫並重,改成了以剿為主,官員們對於流賊的態度,也都是深惡痛絕,對流賊的忠心和戰力,都抱持否定的態度。

現在闖營已經被打的只剩下兩千人不到,他們有這樣的忠心,這樣的戰力守住白城子嗎?

不止李邦華,其他人對闖營能否堅持,也都是有懷疑的。

不止懷疑闖營歸順的誠意,也懷疑闖營的戰力,

朝廷謀劃了這麼多,浪費眾多的錢糧,但如果最後闖營不堪一擊,被蒙古人輕易擊破,那一切不都是白搭嗎?弄不好還會被闖營出賣,出關的兵馬被蒙古人伏擊,那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為了因應意外,下官的計劃也有微調,如果沃爾都司的主力並沒有全部出現在白城子,但闖營已經是支援不住,那我大軍還是要出擊,能包圍多少就包圍多少,能能殲滅多少,就殲滅多少。就算不能一戰平定河套,也可以讓沃爾都司蒙古元氣大傷,數年之內,不能犯邊。”

孫傳庭道。

對於李邦華所說,他已經考慮到了,並且降低了作戰的目標。

殿中靜寂。

眾人並不是太滿意。

朱慈烺面色沉思,面對具體的軍議之論,並不干涉,只靜靜傾聽。

這時,一人忽然拱手:“下官倒以為,流賊未必就沒有戰力,關鍵是如何使用?”

眾人一看,原來是高鬥樞。

高鬥樞是原鄖陽巡撫,孤軍鎮守鄖陽,數年不失,抗賊有功,因而成為軍機。

“下官在鄖陽時,鄖陽總兵王光恩就是出身流賊,然王光恩勇猛善戰,每戰必突前,遇十倍敵人也從來不皺一下眉頭,下官能守衛鄖陽不失,王光恩以及他麾下的兄弟鄉親,功不可沒,而他們都是出身流賊。在下官看來,王光恩所部的戰力,強過左良玉數倍,是真正的死戰精兵!”

“因此,流賊並非不可戰!”

“剛剛,下官詳細研讀了李巖的書信,如果李巖在信中沒有虛言,臣以為,李過此人,倒是可用,並且是可以激勵的。”

高鬥樞說完退下了。

眾人小聲議論。

這時,又有一年輕臣子站出:“是啊,兩千殘兵,孤守一座早已經廢棄了的千年城堡,在茫茫草原,蒙古人的猛攻之下,他們又能堅持多久呢?一旦闖營堅守不住,我們現在所有的謀劃不但都是白費功夫,而且還會浪費大量的錢糧。不過,正是在常理看來,闖營不可能在白城子堅守,再放出訊息,秦軍移往遼東,蒙古人才有可能放鬆警惕,繼而大舉圍攻白城子這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所在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