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率軍雖然突破了牆子嶺,但在明軍的頑強阻擊和後續援兵及時趕到的情況下,最後不得不率兵撤退,鰲拜本人更是被射瞎了右眼,身負重傷,這意味著大清偷襲密雲長城、擾亂明國軍心,繼而一鼓取勝的機會已經徹底喪失。
“無能!”
看完軍報,多爾袞氣的摔了桌子。
帳中沒有其他人,只有蘇克薩哈和正白旗護軍統領喀克都禮兩人,面對盛怒的多爾袞,兩人都是大氣不敢喘,低頭不說話。
多爾袞咬著牙,負手踱步,在帳中來回的走。
鰲拜的失利,意味著他的戰術已經是失敗了,雖然弟弟多鐸成功的伏擊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將大清一直視為勁敵的關寧鐵騎殺的落花流水,解決了後顧之憂,關寧鐵騎大半死傷,逃走的不足百餘人,即便吳三桂下落不明,好像是逃走了,但對大清來說,這依然是一場值得慶祝的大勝利。
如果牆子嶺再勝,鰲拜成功入塞,令隆武不得不回援,多爾袞帶兵追殺,剿滅張家口塞外三部,那就是一場輝煌的大勝利了。
可惜啊,鰲拜不爭氣,沒有能破關,而隨著牆子嶺的失敗,多鐸的勝利好像變的黯然起來。
怎麼辦?
失去了牆子嶺的牽制,繼續和明軍對峙,大清的勝算怕是寥寥無幾,即便多鐸率領一萬精騎後續趕來,也無太大的勝算,在糧草補給越發困難的情況下,撤退好像已經是不得不的選擇,但如果現在就撤退,那政治清算的巨大風潮,卻又是多爾袞所不能承受的……
“去請洪學士!”多爾袞猛地站住了腳步。
情況危急,是戰是退,多爾袞自己拿不住注意,這時他只能請教洪承疇了。
……
這兩天,洪承疇一直在失眠,不是因為年紀大了,氣血虛,睡不著,而是因為那漫天的大雪和森冷的氣息,令他想到了被圍松山的那一段絕望時光。和松山的絕望和心驚肉跳不同,此時的建虜蒙古軍中,倒還沒有絕望,但連日以來,蒙古人畏懼嚴寒,對柴薪供應的不滿和士氣的低落,卻是清楚可見的。
這一切都令洪承疇想到了松山,
或者說,松山是他永遠也抹不去的噩夢,他時時都不能忘記。
得了輔政王召見的命令,洪承疇整理衣冠,披了大氅,急急來見。
多爾袞不隱瞞,直接將鰲拜兵敗的塘報,遞給洪承疇。
洪承疇看完之後,急忙下跪請罪偷襲密雲長城是他的建議,以鰲拜為主將,也是他的提議,現在牆子嶺失敗,論起來,他也是要負一部分的責任的。
“先生快起。”
多爾袞親自攙扶,雙手託著洪承疇手臂,將他從地上攙扶起來,目光望著洪承疇的眼,非常誠意的說:“牆子嶺之敗,不是先生謀劃無能,而是鰲拜執行不力,這等無用的奴才,本王不會放過,等回到盛京再和他算賬。而大雪之後,決戰在即,我軍如何破敵,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見多爾袞誠意如此,洪承疇十分“感動”,他假裝紅了眼眶,說道:“王爺如此看重臣,臣無有報答,只有肝腦塗地,以報王爺的知遇之恩!”
多爾袞也假惺惺的點頭,隨即牽著洪承疇的手坐下,兩人近距離的密議。
“王爺,明軍加上張家口塞外三部,連同土默特人,一共有七萬餘人,就兵力來說,我軍現階段其實是處於劣勢的,即便豫親王率一萬後軍趕到,我軍也並不能佔據上風。這幾日間,臣時時到前方觀察,發現明軍營中煙火不斷,進出計程車兵都是棉衣棉甲齊整,由此可知,不論是軍中的柴薪還是禦寒的衣物,明人都準備充足,嚴寒大雪對他們戰力的削弱,並不明顯。”
“也就是說,在兵力之外,明人在軍需後勤,也是佔據上風的。”
“而我軍的優勢則是勝在騎兵,在這茫茫的被白雪覆蓋的草原,明軍的兩萬多步兵,除了堅守營寨,再沒有其他用處,土默特人新附,明人對他們仍然存有疑慮,未必敢真心使用他們,明軍能放心使用的騎兵,只有張家口塞外三部和他們自己的三千營,從這一點上來說,我軍騎兵數量是勝過明軍的。”
“因此,臣不擔心明軍和我決戰,相反,臣擔心的是,明軍不與我戰,而是堅守營寨,利用後勤補給的優勢和我軍打僵持戰,那一來,我軍怕就是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