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所山下。
黃塵滾滾,大軍雲集。
什克騰旗的蒙古騎兵一分為二,呼哬著,向前賓士。
雖然是一分為二,人馬比明軍少,但蒙古人並不畏懼,在他們的內心認知裡,不要說明人,就是東邊的滿洲八旗,論騎射之術,也比不過他們。
“噠噠噠噠~~”
馬蹄急促,雙方變陣。
蒙古人使用騎兵衝擊,最擅長的就是一個V字形的包抄佇列,尤其是遇上步兵。只要這麼讓他們包住了,先弓箭再騷擾,不停的逼近,待步兵反擊,他們卻又策馬遠離,這麼反覆的放鴿子,最終,被包圍的步兵會精疲力盡,精神崩潰,然後他們一個衝擊,就可以將步兵全殲。
即便不是步兵,遇上明軍騎兵,這個戰術依然有效。
後來,明軍騎兵也學到此戰術,但實際應用起來,卻遠沒有蒙古人那麼嫻熟。
“噠噠噠噠~~”
明軍也是V陣。
而此時,本塔爾已經辨認出,兩股明騎兵,戰馬精良,訓練有素,分別是明國的三千營和周遇吉率領的宣府騎兵。
而兩股明軍的V字衝鋒陣,都有點不尋常,感覺他們挨的極密,一個接一個,相鄰的兩個騎兵只差一兩步,隨時都可能會撞在一起。
這是什麼戰術?
明人瘋了嗎?就不怕撞在一起嗎?
即便不撞,如果要轉向怎麼辦?
但此時此刻,本塔爾也顧不上多想,只能呼喊:“呼哬~~殺~~”
……
雙方以V對V,急速相撞,最先交鋒的不是中間的主力,而是兩翼的邊鋒。
眼見快要臨近一百步,蒙古騎兵紛紛摘下短弓,搭上弓箭蒙古短弓最大的優點不是射程,而是射速。從七十步兩軍相遇,進入弓箭射程,到雙方戰馬馳近,這短短地七十步,優秀的蒙古騎兵可以連射出三支箭,繼而放下弓箭,用彎刀迎戰,同樣距離,同樣戰馬賓士的速度下,明軍騎兵卻不能做到,而一個人多射出一到兩支箭,那麼,同樣的人數之下,他們揮灑出去的火力,就會超過對方一成,這也是蒙古騎兵馳騁天下的一個絕招。
今日同樣,蒙古騎兵在一百步抽箭張弓,準備對明軍連續傾射箭雨。
但九十步,八十步……
蒙古人還沒有來得及放箭,就看見對面賓士撞來的明軍騎兵,手裡都舉起了一個短短地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