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953章 開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53章 開海 (1 / 4)

文華殿。

新君隆武帝清朗的聲音,在殿中迴盪。

“鹽政之事,內閣領銜督辦。”

“另,左懋第為長蘆鹽運使,政績卓越,著即進為戶部侍郎,加右都御史,賜尚方寶劍,巡視兩淮,專職負責鹽政改制,但有貪官汙吏,不法鹽商,聚眾鬧事,阻撓鹽政,左懋第可便宜行事!”

這不是商議,而是命令。

崇禎十五年時,朱慈烺就已經將鹽政改革的具體方案和目標提出,到現在兩年了,試行新鹽政的長蘆和山東,鹽價下將三分之二,但兩地交上來的鹽稅,卻是翻了一番,而在揚州募款之時,朱慈烺更是掃平揚州八大鹽商,懲治鹽官和南京勳貴,整個兩淮鹽業的利益結構體,受到了重大打擊。在領教了太子的手段,而太子現在又繼位成為大明皇帝之後,鹽商鹽官應該沒有膽子,抵制朝廷的新政了。

但朱慈烺還是不敢大意,因此在內閣督促之外,他決定任命左懋第為鹽政欽差,專門到兩淮督辦此事。

有上一次失敗的教訓,又有兩年的鹽運使和鹽場鍛鍊,知道其中的貓膩和利弊,左懋第這一次一定能很好的完成這個任務。

沒有任何異議,面對威望正隆的新君,群臣都是行禮:“陛下英明~~”

詔書發出,天下人都知道了新君圖治求強的急切之心。

……

第二日,戶部郎中沈廷揚、左中允李明睿等一批朝中開明官員,聯名上疏,請求開放海禁。

“請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利國利民~”

訊息一出,朝中立刻轟動。

海禁乃是大明朝的祖制,雖然隆慶開關開了一道縫,設了泉州月牙港,成為大明唯一的通商口岸,前年,為了因應戰事,在隆武帝的努力下,朝廷海禁的大門,又稍微鬆動了一點,不過整體上,依然是封禁大於開放。

其中原因,不止是因為祖制,也不止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就是那些心憂天下的清流,也存著大疑慮,擔心一旦開放海禁,會惹來海外的紅夷人,佛郎機人,致使原本安寧的大明東南出現動亂。

沈廷揚等人的奏疏送到通政使司,隆武帝閱罷,立刻令內閣和戶部研議。

對於隆武帝的心思,內閣五輔都已經瞭解和過往的內閣輔臣不同,現在的五輔,李邦華蔣德璟和袁繼鹹都是開明派,範景文略有保守,首輔周延儒則是戰戰兢兢,對隆武帝的心思不敢違抗,因此,只是一番簡單的討論,內閣就達成了一致。

三日後,午朝之上。

隆武帝清朗堅定的聲音在殿中迴盪。

“我朝初立之時,海上盜賊猖獗,更有張士誠餘黨滋擾,沿海不寧,因此,太祖高皇帝下令海禁,後隨著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嚴格。”

“穆宗皇帝時,倭寇漸漸平息,體察沿海明清,朝廷遂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准許中外貿易進行。”

“到今日,已經快要八十年了。”

“這中間,不斷有先進之士,提出全面開放海禁,准許百姓入海捕魚,解決生計,又或者駕船出海,進行貿易,但朝廷一直都沒有準許,擔心的,就是海上的紅夷人、弗朗機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