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此次抗擊建虜,太子首功,吳甡次之,那張國維就是第三功,張國維年不過五十,卻一頭白髮,那乃是在安慶任上,為了擊退流賊,一夜愁白了的,到任宣大之後,整飭邊防,勤勉清廉,此時建虜入塞,他又親率兵馬馳援京師,勞苦功高,滿朝上下,都對張國維尊敬有加,因此,張國維為趙光抃求情的奏疏,很有份量。
但張國維和趙光抃素無交往,卻為什麼要冒險為趙光抃這個後生晚輩求情呢?
對於張國維冒險上疏,為趙光抃之事,朝臣多有猜測,但具體原因為何,卻沒有人知道了。
為什麼說是冒險?因為大明慣例,督撫喪地敗師,是為最大的罪過,死刑是基本,這個時候,任何人敢為之辯解,都有可能被殃及,袁崇煥就是例子,己巳之變後,當日為袁崇煥求情的,從閣員到大臣,沒一個好,最後全部被崇禎帝貶斥,東林領袖錢龍錫更是因此被流放貴州。
從那以後,重臣們都對打了敗仗的督撫,唯恐避之不及,即便有冤屈,也無人敢為他們仗義執言了,顏繼祖、鄭崇儉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像孫傳庭那樣,被投入大獄,但保有性命的,就更是不用提了。
十幾年來,朝廷光斬殺督撫,就斬殺了十幾位,每一個都是血淚斑斑。
張國維起了頭,接著,兵部尚書馮元飈又站出來為趙光抃緩和,如此,崇禎帝的怒氣,才消了一點,馮元飈以為,趙光抃到任薊州不到一年,但巡視邊關,整飭防務,更用自己的私財,招募兵馬,緩解朝廷之急,有勵精之心,不如降而使用,令他戴罪立功。
崇禎帝猶豫很久,始終難下決定,而趙光抃也就一直被押在詔獄中。
直到昨天夜裡,崇禎帝翻到大同的奏疏,方才下了決心,於是今早在朝堂上,同意將趙光抃降職使用,貶到大同,擔任大同北的七品兵備道。
從二品總督變成七品的兵備道,連降九級,可謂是朝廷少有。
但比起菜市口,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
訊息傳來,朱慈烺也微微鬆了一口氣,不管怎樣,趙光抃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還保留了官身,但是在大同做出成績,日後還可以起用,也不枉自己的這一番苦心了。
“湖廣有訊息嗎?”朱慈烺問。
現在他最擔心的,其實是湖廣戰局,算日子,吳甡應該已經快到襄陽了,劉肇基率領的兩萬精銳,已經過了河間府,照現在的行軍速度,大約二月下旬,最遲三月初,就可以到湖廣。
“張獻忠屠了黃州府,屯兵麻城一代。”唐亮回答。一邊回答,一邊為太子取過湖廣地圖。
這個魔頭。
朱慈烺心情沉重,恨的牙癢:“其他呢?”
“沒新的訊息,只有侯恂被錦衣衛押解,正往京師而來。”唐亮回答。
侯恂。
這一次怕很難再從詔獄走出來了。
朱慈烺心中想,目光則投到湖廣地圖之上,並死死盯著武昌府不放,他知道,張獻忠的下一步很有可能是武昌,歷史上,張獻忠就是在攻下武昌之後建政,自稱大西王的,雖然在這一世裡,沒有李自成在開封的策應,張獻忠顯得有點孤單,但他目前的兵力,卻也是超過真實歷史的,他的野心,應該也是在膨脹中,所以,張獻忠攻打武昌,是大機率的事情。
只是武昌有楚王,親王失陷是大罪,吳甡現在已經赴任湖廣總督,如果武昌在這期間失陷,朝廷降罪,吳甡怕是要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盯著地圖,朱慈烺腦子裡想著各種可能的謀劃,以為遠在千里之外的吳甡拾遺補缺。
……
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