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縣地處中原腹地、東鄰開封,西接鄭州,南與新鄭、尉氏縣接壤,北瀕黃河與原陽相望。自古就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一肩挑兩市、一路通三城”之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欲逃回老家陳留,路過中牟時,被中牟縣令陳宮擒獲,陳宮敬佩曹操是英雄,不但沒有將曹操上交,反而棄官追隨曹操而去。
但事實上,陳宮從沒在中牟當過縣令,自然也就沒有舍掉官職追隨曹操的事蹟,真實的歷史是:曹操經過中牟時,被一亭長髮現並抓獲,一個歷史上沒有留下姓名的小吏(功曹)認出了曹操,敬佩其英雄,從而故意放了他。羅貫中將此事蹟套用在了陳宮的身上。
“捉放曹”雖然是假的,但卻說明在事情危急,到處都是通緝文告的情況下,曹操都不得不冒險從中牟縣經過,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中牟是洛陽到開封的必經之地。
如今,李自成的大軍從開封撤退,欲從中牟縣撤往洛陽,中牟縣也將是闖營必須逾越的屏障。
“噠噠噠……”
馬蹄聲急促,五六個騎士順著官道,從中牟縣方向,向這邊疾馳而來,正在等待的李巖壓不住心中的焦急,兩個箭步就衝到了官道上,跟在他身後的那一名文士也急忙跟了上去。原來是王泗,王泗不但是李巖的下屬,也是李巖的好友,小袁營紮營的異常,就是被他發現的。
“哥~~”
五六個騎士馳到李巖面前,當先那名騎士勒住戰馬,氣喘吁吁地說道:“事情都已經打探清楚了,小袁營果然叛變了,就在今天中午,袁時中殺了闖帥任命的兩個官吏,正式宣佈歸順朝廷,還將方圓幾十裡之內的百姓全部驅趕到了中牟縣城,以為他們挖掘壕溝,剛才我們打探訊息時,差點被小袁營的騎兵發現,幸虧我們幾個跑的快……”
卻是李巖的弟弟李茂。
李巖臉色一下就陰沉。
站在他身後的王泗氣憤的說道:“當真是無恥之徒,闖帥對袁時中如此信任,想不到他竟然做出這等無義的事情,泉之,事情沒有疑問了,應立刻稟告闖帥,請闖帥早做決斷!”
李巖卻不說話。
“漢泉兄……”王泗又催。
李巖字漢泉。
李巖抬起頭,苦笑說道:“你以為闖帥派我到中牟來,真的是為了確定袁時中有沒有叛變嗎?不,闖帥不是糊塗之人,當我向他稟報小袁營的異樣時,他就已經知道小袁營已經叛變了。闖帥假裝不信,派我到中牟縣,不過就是想把我支開而已。”
“……”王泗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雖然是李巖的好友,但不論機變還是智謀,他都比李巖差的遠,加上性子直,他很難理解這中間的圈圈繞繞。但有一點他是明白的。那就是李巖不被闖帥所喜歡了。
李茂更驚訝,他跳下馬,急道:“李……闖帥,不是坑咱們嗎?那現在怎麼辦啊哥。”
身邊四百騎兵,其中有兩百人是劉宗敏派來保護李巖的,這兩百人都是闖營精銳,也是闖營心腹,而他們現在就在旁邊,擔心他們聽到對李自成的牢騷,李茂原本想要罵街,但硬生生地又咽回去了。
李巖沉思一下,嘆息的說道:“賈魯河畔的決戰,我義軍很難取勝,一旦有所失利,我料闖帥必然會回兵中牟縣,但現在中牟縣被袁時中佔據,到處挖掘壕溝,明顯就是做好了應對的準備。袁時中本不足慮,可怕的是朱家太子的官軍主力,不需要多,袁時中只要能利用壕溝阻隔我義軍半天的時間,等朱家太子的官軍主力殺到,前後夾擊,等待我義軍的,必然是全軍覆沒的境地……”
聽到此,王泗和李茂都是色變。
李茂急道:“那怎麼辦啊?”
李巖看了看還在道邊休息的騎兵,又看一眼中牟縣的方向,聲音堅定的說道:“我們既然來了,就要阻止此事的發生,絕不能讓壕溝變成阻擋我義軍前行的天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