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369章 臨清兵亂(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9章 臨清兵亂(1) (3 / 3)

玉面朱唇,銀甲銀盔,一雙眼睛如清泉般的透亮,嘴角微微帶笑,顧盼間,不但有天家的威儀,更有一種說不出的睿智之氣。

劉澤清不敢多看,只看了一眼,就趕緊低下了眉目。

關於這位皇太子,他已經聽到不少的傳言,尤其是兩天前李晃李公公跟他講的最多。

做事果決,心狠手辣,是李晃對皇太子的總結。

“你可以躲,躲到兵營裡去,但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這筆賬,太子終究會跟你算。”

“你也可以殺人滅口,但申氏已經進了臨清營,你再想殺人滅口也沒有意義了,除非你能把知道此事的人,全部殺掉,否則太子一定會把真相調查出來。”

“文官有句話,叫思危,思退,思變,你現在可以退,可以坦誠所有的罪行,咱家以為,太子不會殺你,但你這一輩子休想再復出。”

“要想保住現在的爵位,你其實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戴罪立功。”

“如果三天之內,你能剿滅王俊,端了他的老巢,立下大功,就算你殺良冒功,太子也拿你沒辦法。”

“剿滅王俊不可能,那你就只能從臨清城裡想辦法了。”

劉澤清清楚記得李晃嘴角那一抹詭異的笑意……

“進城!”

一聲清亮的口號將胡思亂想的劉澤清驚醒。

“遵令!”

劉澤清答應一聲,親率五百親兵親自在前開路,吳甡,鞏永固,田守信等人簇擁著太子,五百武襄左衛左右護衛,一行人浩浩蕩蕩入城。王永吉邱祖德等本地官員急忙跟上。

京營大軍則在城外十里紮營。

和路上經過的城池不同,臨清城是京營大軍此行的節點之一,除了接納江南的軍糧,同時也要在這修整一二。

朱慈烺注意到,臨清城城牆並不算高大,但卻相當繁華,不說城裡,只說在城外的運河兩邊就聚集了大量的商戶和民居,市肆櫛比,有肩摩轂擊之勢,岸邊的碼頭船隻密集,往來的舟楫穿梭不停。

怪不得在這個時代,臨清會和廣州成都並列,是僅次於蘇州南京北京的大型城市之一呢。只看這陣勢就能知道臨清的繁華程度。另外,臨清倉可存糧300萬石,是大明朝最大的糧倉。臨清鈔關的稅收也是全國之首。不誇張的講,臨清就是大明朝的一個錢罐子、糧袋子。可惜這樣的繁華地點在崇禎十五年末被建虜攻破,一通燒殺搶掠之後,幾乎變成了一座廢墟。

街道兩邊擠滿了看熱鬧、想要一睹太子風采的百姓,山東鎮和當地衛所兵的軍士沿街維持秩序,以免有人衝撞太子的車駕,最前面則是臨清州衙的衙役鳴鑼開道令行人讓路。

但怕什麼來什麼,劉澤清的五百兵剛過去,右邊街道忽然掀起一陣騷動,幾名勁裝漢子和守在街邊的軍士發生了衝突,推搡之中,一名婦人趁機衝到街心,雙手高舉訴狀,望向太子殿下的車駕,撕心裂肺的高喊:“冤枉啊!太子殿下,民女丈夫冤枉啊!”

聞言,山東本地官員都是臉色大變。

這是叩閽啊!

明張自烈在《正字通門部》中有記載:“凡吏民冤抑詣闕自訴者,曰叩閽”。

從古至今,攔截官員車駕喊冤的事情層出不窮,而如果攔的不是官員,而是皇帝,就叫叩閽,太子雖然不是皇帝,但他是儲君,又有代天出征,處置地方官員的權力,因此說是叩閽也不為過。

————有讀者大大會以為這幾張是囉嗦,但作者君以為,此三章是塑造李晃和蕭漢俊這兩個諜報人才的關鍵點,也是揭開五皇子死亡之謎的必要步驟。因為必要,所以不得不囉嗦幾張啊,望大家海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