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208章 皇子皇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8章 皇子皇莊 (2 / 2)

朱慈烺搖頭:“那是京營之田,屬於京營全體將士,兒臣怎敢私自做主分給他人?”

崇禎好奇了:“那你要如何兌現你的承諾?”

“兒臣……想把東宮的莊田拿出來,全部分給遼東百姓。”朱慈烺肅容回答。

崇禎臉色微微一變。

大明朝的皇帝,從成祖文皇帝開始就擁有自己的莊田,也就是皇莊,最初是國家官田的牧馬草廠地﹐或者是奪還勳戚的莊田。最開始時,只是意思意思,數量並不多,但到了武宗皇帝時,皇莊數量急劇膨脹,明武宗即位一月之間﹐就增皇莊七處﹐後又增至三十多處。

皇莊的分佈﹐也主要集中在北直隸的順天等八府。尤以順天﹑保定﹑河間三府為最多。

皇莊收入是內廷收入的一部分,各處皇莊都由管莊太監直接掌管。

後因各處管莊太監太過跋扈,還有太監妄指民田獻為皇莊﹐致農民冤聲撼野,嘉靖朝時﹐首輔夏言查勘皇莊﹐將一部分皇莊改稱官地﹐同時撤回管莊太監,由戶部派州縣官取代﹐即“有司代管”。

但實際上由太監徵收皇莊子粒或皇莊子粒銀的辦法﹐一直維持至明末。

某種意義上講,皇帝的皇莊跟各地王爺“自留地”差不多,都是自己使用,不用向戶部繳納田賦的所在,唯一不同的是,皇帝的皇莊要供給宮內的開銷,還有京營和上直二十六衛的糧餉。

除了皇帝的莊田,還有皇太后及皇太子的莊田。

朱慈烺名下的皇太子莊田,共有十萬畝,過去因為他生活在宮中,所以東宮的莊田由宮中御馬監統一管理,但朱慈烺搬出皇宮,到信王府居住之後,依照祖制,御馬監就將十萬畝莊田交還給了東宮。從此以後,東宮自負盈虧,一切開銷都得依靠這十萬畝田地,除非逢年過節的特殊情況,又或者太子懇求,否則內廷不再撥付錢糧給東宮。

也就是說,這十萬畝地是朱慈烺收入的來源。

可現在朱慈烺居然要把收入的來源全部分給遼東百姓,那他東宮的開銷怎麼辦?

崇禎又欣慰,又生氣。

欣慰的是,朱慈烺愛民如子,將百姓放在心上,有仁君之相;生氣的是,不跟他商量就要把東宮莊田分給遼東百姓,你一句話就把莊田分了,但東宮的生計怎麼辦?最後不還得跟朕伸手要嗎?

“父皇,杏山塔山兩地百姓加起來不到兩萬人,就算沿途再有百姓加入,應該也不會超過五萬人,以一戶三口人,一共一千七百戶,一戶分五畝地計算,最多八萬畝地就足夠了,東宮田莊一共十萬畝,除去八萬畝,還剩兩萬畝,兒臣臨出宮前,父皇和母后賞賜了兒臣很多,兒臣平常又沒有什麼開銷,兒臣算了算,兩萬畝已經足夠開銷了。”

朱慈烺連忙解釋。

崇禎卻依然眉頭緊鎖。

東宮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可是好幾百口子的人呢,兩萬畝地怎麼可能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