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在家閒居,但對朝裡的動靜,他還是有所聽聞的,他知道,太子殿下現在撫軍京營,總管京營一切事務,精武營又是京營的精銳,主將是老總鎮吳襄,想要擔任副將,非得太子殿下允許不可。
想不出是誰暗中保舉了自己,但太子的認可是很明顯的,劉肇基又激動又惶恐,只恐辜負了太子殿下的期待。得到命令的第一天他就收拾行裝上路,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京師。
如今面對皇太子,尤其是對視皇太子那雙清澈到彷彿能看到人心底的雙眼,他心中的惶恐更多。
“劉將軍,你以為,松錦之戰我軍敗在何處?”朱慈烺直接問。
此時石臺下的三個長槍兵方陣正在進行操練,長槍如林,喊殺聲震天,朱慈烺站在石臺的邊緣,望著場中的將士,彷彿是在望著松山上的皚皚白雪和累累白骨,又彷彿是穿透了歷史的雲霧,在望著過往和將來的明清之戰。
“心急冒進,將心不一。”劉肇基低頭。
太子的這個問題他已經想很久了,他認為的答案早已經刀鋒一般的刻在了心頭,永遠不能磨滅。
心急冒進很好理解,若不是朝廷催促,洪承疇不會那麼快進軍,說不得會再和建虜僵持半年,勝敗會有所逆轉。但洪承疇臨陣指揮也有值得商榷之處,在進軍途中,吳三桂等人就提出糧道的重要性,但洪承疇卻只派了兩個五千人防守糧道,分守兩座山頭。不意建虜大軍忽然繞行殺到,兩座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山頭很快就被建虜攻陷,建虜迅速佈置重兵,挖掘壕溝,明大軍想救也來不及。
但此時明軍尚未斷糧,隨軍尚有十到十五日的軍糧,並非不能戰。
可惜的是,糧路被斷的訊息傳來,士兵不亂,幾個總兵就已經慌了,尤其是大同總兵王樸。這個膽小鬼最擅長的就是逃跑,當日在賈莊之戰中坑了盧象升,保全了自己,洪承疇身為督師,以智謀見長,但對王樸的逃跑秉性卻沒有提防,沒有做有效的控管,以至於讓王樸這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洪承疇佈置的命令原本是假意逃跑,調動建虜大軍,然後再忽然殺一個回頭槍,衝擊建虜主營,可惜,不等到預定的時間,王樸就是搶先拔營逃跑,假跑也就變成了真跑,總兵們紛紛效仿,結果陷入建虜事先佈置好的壕溝之中,死傷無數。十三萬九邊精銳,幾乎是付之一炬,縱使僥倖討回的人也都是心膽俱裂,再無和建虜交鋒的勇氣。
這乃是將心不一。
心急冒進,將心不一,大明松錦之敗的兩大主因。
朱慈烺微微點頭,劉肇基的總結還是很有道理的。
“那將軍以為,將心為何不一?”朱慈烺問。
劉肇基卻沉默了。
將心不一,一來是人類自私自利的本能,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理,二來,朝廷的責罰也很有問題,如果王樸第一次在賈莊逃跑,坑了盧象升之後,朝廷能嚴厲處罰,又怎會給他松錦之戰逃跑的機會?大明以文制武,文官享受榮耀,但出了問題,文官也是第一個遭殃的,相比較來說,總兵們被朝廷嚴厲責罰的時候卻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