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朝廷擔憂的擁兵自重,武人干政,臣以為只要嚴加防範,只許他們固守本地,不許向外地出擊,東漢曹操袁紹的事情就不會出現,況且朝廷猶有十幾萬的大軍,縱使有一兩個不法,也會被朝廷剿滅。”
李紀澤剛開始還能平靜,到後來就忍不住激動起來。
顯然,這個政策在他心中想很久了。
朱慈烺卻很冷靜,輕輕嘆口氣:“你的意思本宮明白,但時機不成熟,此策還不到推動的時候。”
李紀澤不再說,他是一個專業幕僚,向長官獻言獻策是他的本職工作,但長官聽不聽,不是他能決定的,更何況他清楚知道推動“地主團練”的難度。雖然太子曾經舌戰群臣,推出廢遼餉開厘金的大策,又漕米改海,一些前人無法推動的政策,都在太子手中緩慢向前了,但允許豪紳地主組建“團練”,和上面幾個政策的性質完全不同,有可能會動搖到大明的國體,太子謹慎應對是很正常的。
“你在楊嗣昌賬下多年,對流賊的作戰方式想必很是熟悉,給本宮說說他們行軍作戰的特點吧。”朱慈烺換一個話題。
“是。”
李紀澤將自己經歷的和知道的都講給太子聽。
李自成作戰,向來是三重戰陣,第一陣是充當炮灰的饑民,第二陣是新兵,第三陣才是他麾下的主力,而他主力的佈陣方式也和官軍不同,官軍一般是步軍在中路,兩側騎兵掩護,這也是華夏王朝傳統的佈陣行軍方式。
李自成卻相反,他的精銳騎兵佈置在中路,兩翼才是步兵陣線與輕騎兵進行掩護,和官軍交戰之時,李自成經常利用饑民炮灰和弱兵去吸引官軍主力攻擊,並消耗官軍的實力,最後再從兩翼與側後完成包抄和致命一擊。
朱慈烺靜靜聽,感覺受益頗多,然後令田守信取過河南地圖,在桌上鋪開:“李贊畫,如果流賊再攻開封,你以為官軍該如何應對?”
問的是官軍而不是朝廷,也就是隻問軍略,不問朝政。
“朱仙鎮!”
李紀澤想都沒有想,食指就指向了朱仙鎮。
“朱仙鎮地理重要,必須首先搶佔朱仙鎮!”
“如果朱仙鎮已經被闖賊佔據了呢?”朱慈烺問。
李紀澤愣了一下,回道:“如果闖賊佔據朱仙鎮,那就意味著他要和官軍決戰了,闖賊狡詐多變,應該不會這麼做。”
“如果他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