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356章 三個峪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6章 三個峪口 (2 / 2)

三道峪口都看完,朱慈烺詢問吳甡的看法。

吳甡沉思道:“建虜如果繞道,第二處峪口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兵法雲,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伏兵雖是妙招,但卻有窒礙難行之處,一旦被建虜透過,大事就危矣,因此臣還是以為,修建城寨,拒敵于山梁之下方是穩妥之策啊。”

薊州是京師屏障,不容有萬分之一的失誤,伏兵是冒險,成是大勝,敗就是大敗,一旦策略失敗,被建虜再一次僭越而過,那就愧對天下人了。為朱慈烺的名望著想,吳甡傾向於保守戰術。

朱慈烺目視山樑,沉思道:“先生你也看到了,翠屏山山路崎嶇,石多於土,山上又沒有水源,不管修建或者駐守營寨都是不易,不說錢糧耗費眾多,只說薊州兵員就是一個問題,三處營寨最少需要六千兵,城南再分兵兩千,一共需要八千兵,雖然佟總兵會帶兩千塔山兵入駐薊州,但杯水車薪,怕是緩解不了薊州兵員緊缺的窘境。如果沒有足夠計程車兵,就算修建了城堡又有什麼用呢?”

吳甡道:“可從別地調兵!”

“先生是說我京營兵吧?”

朱慈烺道:“京營兵當然可以派的,但比起修建三座未必能固守的城堡,我倒寧願將這筆錢糧用在操練士兵上。預防伏兵雖然有一些難處,但並非不可解決,只要謀劃得當,逼得建虜不得不冒險,我們就可以穩操勝算!”

吳甡驚喜:“殿下已有策略?”

“只是初步的構想,尚不成熟。”朱慈烺沉思道:“現在最要緊的一件事是肅奸,薊州臨近長城,是京畿重鎮,我料城中一定有建虜的奸細,為防建虜提前知曉薊州的變化,必須儘快將城中的奸細清除乾淨。”

“這件事就交給潘永圖吧。潘永圖曾任遵化監軍道四年,鋤奸有所心得,臣以為,他定可完成此任務!”吳甡道。

潘永圖的這個能力朱慈烺是知道的,這也是朱慈烺要遵照歷史原先的軌跡,推薦潘永圖為順天巡撫的原因。

除了潘永圖,朱慈烺還會派軍情司的人到薊州拾遺補漏,以保萬無一失。

朱慈烺點頭道:“薊州城南的城堡暫時還不能修建,以免被建虜奸細探知。等九月份再開始動工,兩月的時間,足可以修築城堡並構建山樑上的營寨工事了,就算薊州城中仍有建虜的殘留奸細,他們想要給建虜報信也是來不及了。”

吳甡點頭:“殿下思慮周全。”

此時腳步紛亂,潘永圖、薊州知府李萬年和薊州總兵白騰蛟等一大群人都趕到了翠屏山。

皇太子大清早帶著兵部侍郎急匆匆地出城,薊州官員都是大吃一驚,急急就追出城來。

參拜完畢,朱慈烺看向潘永圖:“潘中丞,遼東百姓走到哪了?”

“距薊州不過二十五里了,正午就可到。”潘永圖氣喘吁吁回答。

朱慈烺望望天,點頭道:“那我們就在這裡等吧。”

不一會,一支人馬出現在翠屏山腳下。

原來是薊鎮總兵官李居正前來覲見皇太子。

總兵官位在總兵之上,相當於是一個地區的總司令,是武將官職的極致。

李居正,號莊甫,系榆林衛指揮,歷升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崇禎十四年叄月任薊鎮總兵官,駐節三屯營,但今日已經整整一年了,和白騰蛟一樣,李居正也是一個無名之輩,歷史上毫無記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