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意外的是,潘永圖竟然透過了候選,和兩位兩名東林人一起送到御前,請崇禎帝圈選。
更意外的是,崇禎帝居然圈選了潘永圖。
細想卻也不意外,現在內閣四臣都不是東林,但六部卻多為東林人,此為崇禎帝相互牽制的帝王之術,由東林人和非東林人共治朝堂,這一點東林人心知肚明,因此在推薦地方督撫人選時,他們不敢一口全吃,三個候選人中有兩個東林人,還需要另找一個非東林當陪襯,而潘永圖就是此次的陪襯。
而崇禎帝的習慣並不固定,有時選東林人,有時選非東林,大約是潘永圖擔任歸德知府時曾經擊退流賊,還有擔任遵化監軍道的經歷讓崇禎帝覺得可用,因此圈選了潘永圖。
免去了中間延宕的時間,潘永圖直接被任命為順天巡撫,又因為他本身就是遵化監軍道,順天巡撫的駐節地就是遵化,這又免去了長途赴任的時間,朝廷聖旨一下,他立刻就可以就任,潘永圖前天進京謝恩,今日隨朱慈烺出京,巡視薊州邊防。
潘永圖四旬來許,三縷長鬚,面色方正,看起來頗有威儀,談吐也頗為不俗,朱慈烺對他印象很是不錯,希望他能不負重託,整飭薊州防務,等十一月建虜入塞之時,薊州邊防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一路閒聊。
“據險練兵”是潘永圖擔任順天巡撫的主體思想,也是他上書崇禎帝的主要內容,朱慈烺和吳甡都認為可行,一路三人討論薊州的防禦,朱慈烺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吳甡已經習慣,潘永圖卻驚訝不已,皇太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啊,怪不得能提出治國四策呢。
“黃崖關是重中之重,東西沿線一百里內的城牆若有破損要抓緊修繕,但有兵員缺額,也要儘快補足,新任薊州總兵佟瀚邦是沙場宿將,有勇有謀,潘中丞可多倚仗於他。”朱慈烺的話像是閒聊又像是命令,潘永圖不敢不從,拱手:“臣明白了。”
當日陳新甲帶著馬紹愉進宮,在御前將佟瀚邦的英勇一說,崇禎帝大為欣慰,陳新甲又說薊州城防空虛,佟瀚邦麾下有兩千人馬,駐守薊州,拱衛京師正是合適,崇禎帝遂同意,不但擢升佟瀚邦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任薊州總兵,而且還賜了金銀。
聖旨四天前就已經發出,想必佟瀚邦已經收到了。
離城五里之後,朱慈烺命令加快行軍速度。
這一次前往薊州,除了迎接遼東百姓,視察薊州邊防,謀劃十一月抵禦建虜入塞的應對之策外,鍛鍊武襄左衛,使其從城防軍轉化為野戰軍也是目的之一,武襄左衛雖然是精銳,但卻少有出城野戰的機會,其“成色”如何,尚需要一場戰鬥來證明。
一路疾行。
當天色近黃昏,武襄左衛指揮使宗俊泰向朱慈烺稟報,是否再加快行軍速度,以在天黑之前進入前方市鎮休息時,朱慈烺下令就地紮營。
宗俊泰有點意外,但還是急急去傳令。
武襄左衛五百名士兵迅速散開,從後面的幾十輛大車上,取出疊好的帆布帳篷。又用硬木和竹竿搭起帳篷的骨架,將帳篷展開覆於其上,最後將帳角用大釘釘入地面。
雖然平常有演練,但武襄左衛野外紮營的機會實在是不多,從軍官都軍士都有點手忙腳亂。
吳甡和潘永圖雖然都是文官,但兩人對軍旅卻不陌生,吳甡擔任山西巡撫時,每年秋冬之際都要帶兵巡視黃河,防止陝西流賊進入山西,潘永圖自歸德知府之後,長期擔任兵備道,對軍武亦很熟悉,見武襄左衛紮營的動作不是太麻利,兩人臉上都露出了苦笑雖然是精銳,但久在宮城,武襄左衛都快要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