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331章 秘密使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1章 秘密使命 (2 / 2)

都親自帶隊督軍,每當有將官從城下經過,朱慈烺都會點頭,將官在馬上抱拳施禮,向太子致意。

各營出城完畢,朱慈烺隨著將士們前往城外大校場。

一路他思索著自己的建軍計劃,想著是不是有遺漏的地方?

雖然屢戰屢敗,並有大量漢奸投敵,但這個時代的漢家男兒並不缺少戰鬥的勇氣,薩爾胡,大淩河,渾河,松山,無數將士浴血奮戰,匐屍關外,但只有勇氣是不夠的,因為建虜是有史以來,華夏王朝面對的最兇狠最狡詐的一個敵人。

蒙古人也曾統治華夏,並橫掃歐亞,但他們不干涉宗教和文化,也不強制剃髮易服,所為的只是征服土地,劫掠財產,就如一夥兵強馬壯的強盜,雖然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但假以時日還是可以恢復的。對華夏文明來說,蒙古人只是一個過客。

但建虜不同,他們閹割華夏文化,強制植入他們的基因,華夏文明遭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以至於到了朱慈烺前世的那個時代,建虜所留下的遺毒都還深深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建虜只所以這麼做,乃是因為他們吸取了蒙古人兵鋒強勁,但統治華夏卻沒有超過百年的經驗教訓。

他們寄身在華夏文明之上,孜孜學習,但卻又改變了華夏文明最重要的象徵符號,那就是華夏衣冠。

建虜雖改變了華夏衣冠,但卻改變不了強大的華夏文化,不到百年,滿洲人就漸漸被華夏所同化,再百年之後,滿洲人泯然漢人矣這肯定是“剃髮易服”的始作俑者多爾袞所沒有想到的,

論兵馬的強壯,建虜不超過蒙古人,但蒙古人征服華夏的過程卻遠沒有建虜那麼順利。

除了明王朝內耗,沒有南宋王朝的統一團結之外,明軍兵馬的糜爛、落後的軍事指揮制度、文官統軍、太監監軍、武將無所適從、統帥昏招頻出也是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要想逆轉歷史,明軍指揮系統的混亂必須改變。

朱慈烺是太子,他撫軍京營,沒有文官能節制他,也沒有太監敢監督他,未來如果出征,文官和太監肯定也不敢多言照京營的規制,除了名義上的監軍太監司禮監掌印大太監之外,還會有一到兩個太監常駐軍中,不過自從皇太子撫軍之後,他們就很少在軍中出現。

沒有文官和太監的掣肘,朱慈烺可以在京營進行一些有限度的改革,但他心裡非常清楚,京師內外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呢,所以他不能過度,尤其是京營的軍制,更是不能輕易更改,否則就極有可能被耳根子發軟,喜怒無常的崇禎帝召回。

京營軍制任何的改變,都要經過內閣和朝臣的會商,並報明皇同意才可以執行。

朱慈烺現在思索的是,如何在不改變軍制的情況下,進行更加隱蔽的軍事改革,以將京營建成一支近現代的軍隊?

朱慈烺很清楚,他自己沒有多爾袞的用兵才能,更沒有皇太極政治手腕和狡詐多變,如果是單純比試軍事謀略,他絕不是這兩人的對手,他唯二擁有的就是大明皇太子的身份,以及後世的人們所開啟的先進知識和明清易代的經驗教訓。以及逆轉歷史的堅定信念和不惜以身為祭的勇氣。

要想戰勝皇太極和多爾袞,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比這個時代的人多出三百年的知識和科技,建立一支和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截然不同的新式軍隊。

鳥銃,火槍,鴛鴦陣,古斯塔夫方陣,完全不同的上下級的指揮系統。

以先進戰勝落後。

但這只是戰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