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305章 第一堂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5章 第一堂課 (2 / 2)

朱慈烺正襟危坐的靜聽,但心思卻飄到了城外大校場。

逃兵該如何處置?是依軍法嚴懲還是網開一面?逃兵的出現意味著京營的管理出現了漏洞,要怎麼彌補?

“殿下,殿下?”

為朱慈烺講課的翰林學士很是靈醒,見朱慈烺呆呆出神,他立刻就放下了手中的書卷,用一種恭敬但又很嚴肅,同時帶著責備的目光看向朱慈烺。

“哦。”

朱慈烺驚醒過來,連忙用心靜聽,不過漸漸的,他又不以為然了。

明朝中前期,皇帝對太子的教育培養是非常重視的,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詹事府到現在,能成為太子老師,或者能給太子講課之人,都是一時之翹楚。不過老師如此優秀,但教出來的學生卻都不怎麼樣。歷朝歷代中,明朝皇帝的詩詞人文水平公認是比較差的,從朱元璋到崇禎,其間雖然有好幾個喜歡寫詩的皇帝,但寫出來的詩詞都難登大雅之堂。

而到了明後期,皇帝對太子的教育卻懈怠了,尤其萬曆皇帝最是典型,為了“爭國本”,萬曆皇帝一直沒有冊立皇太子。沒有皇太子,詹事府就沒有教導的物件。這一來,就把後來的光宗皇帝朱常洛耽擱了,在八歲之後,朱常洛差不多五年沒受過什麼教育,連帶著他兒子萬曆的孫子,天啟帝朱由校也被拖累了,小朱由校沒有良師指導,每日跟太監玩耍,不知怎麼的就喜歡上木匠活了。

吸取爺爺、老爸和兄長的教訓,崇禎對兒子的教育非常重視,詹事府人員配備是明後期最強大的。朱慈烺本尊每天學習的時間最少在八個小時以上,除了讀書就是讀書,以至於睡眠不足,腦子昏昏沉沉,不小心失足掉進了池塘。

這才有了朱慈烺的穿越。

朱慈烺是幸運的,因為不幸落水,他“癔症”了一個月也沒有人懷疑他的身份,病好之後不上課,也有腦子昏沉的藉口,加上國事糜爛,松錦之戰又在進行中,崇禎帝每天焦頭爛額,對太子的督促有所疏忽,因此朱慈烺才能有一個多月的輕鬆時間。

現在被劉宗周點破,朱慈烺無法再輕鬆。

而眼前這一位翰林院學士的講課內容,又讓朱慈烺心生感嘆。

並不是翰林院學士講的不好,而是因為對治國無用。

雖然朱元璋對皇太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並設立了詹事府,但從結果上看,明朝的皇家教育對皇帝的治國能力並沒有多少加強,皇太子在7歲到15歲由詹事府教育,登基成為皇帝后由翰林學士進行定期講座,但講座的主要內容仍然不脫於古板的四書五經,很少涉及當下的時政。

當年幼的萬曆、崇禎皇帝向學士們提出如何解決現實問題時,學士們的標準回答無非是:治國不在於權謀智略,不在於整經備武,而在於“德”。皇帝努力“修德”成為國民道德典範,天下自然就會太平了。

如此迂腐,又焉能培養出合格的皇帝?

堅持一個時辰,這一堂課,終於是結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