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李晃站在面前,一臉憂慮的問。
看一眼這其貌不揚的小太監,王德化臉一沉:“你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李晃低下頭:“兒子只是覺得,事情可以結束了。”
“嗯?”
王德化手裡原本把玩著兩個鐵球,聽李晃話裡有話,他手腕一下就停住了,目光冷冷地盯著李晃:“你……後悔了?害怕了?”
李晃撩袍跪倒在地:“兒子這條命是乾爹給的,上刀山下火海兒子都不會猶豫,這點事豈會害怕?”
“那為什麼要結束?”王德化冷笑。
“因為兒子想錯了,也猜錯了!”李晃嘆:“兒子最初以為,既然皇太子對乾爹您有所成見,那麼挑撥勳貴們和太子的關係,給太子製造一些麻煩,乾爹你再適時出手幫忙,博取太子的好感,如此,太子必然會改變對您的看法,乾爹的位置也就穩固了。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兒子的意料。”
“你是在怨我不該密報陳新甲和吳甡之事?”王德化臉色更冷。
“兒子豈敢?”李晃叩首:“乾爹您是東廠提督,是皇上的耳目,當您發現太子和兵部尚書、兵部侍郎來往甚密,向皇上稟告是你的職責,如果你隱瞞不報,被駱養性報上去,那乾爹您就被動了。”
王德化哼一聲。
李晃繼續道:“皇上對太子雖然有所疑心,但父子情深,他對太子更多的是愛犢之情,只這些小打小鬧,根本無法動搖太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而如果密報的多了,以皇上多疑的性格,不疑太子,怕是要先懷疑乾爹您了。最重要的是,
太子的能量和聰慧超過兒子的想象,兒子原本以為,皇太子雖然有點小聰明,但憑藉的只是他皇太子的身份,真正做起事情來,他手腕還是嫩了點,肯定做不成大事。一旦他失敗了,乾爹您就有出手表現的機會了。”
王德化又哼了一聲。
“但兒子錯了,從裁撤京營的冗員,整頓京營,招募新兵,太子做的有聲有色,別人都做不成的事情,竟然是被他做成了,朝堂上的事更不用說,而最讓兒子擔心的是,太子居然派人在宮中打聽是誰向皇上推薦了吳襄和李國禎?兒子用了一番力氣,想要把幕後的人找出來,但一無所獲。由此可知,太子在宮中有一股我們不知道的力量。”李晃憂心忡忡。
王德化眉毛跳動了一下,李晃的話說到了他的痛處,不過他態度依然強硬:“肯定是坤寧宮的徐高在搞鬼!哼,就算李國禎和吳襄是咱家推薦的又樣?何況咱家也不是推薦,只是順口提了一下他們的名字,皇上聽見了非要用他們兩,咱家有什麼辦法?”
“但太子不會這麼想,從他將吳襄和李國禎兩人閒置就可以看出他對這項人事任命的不滿,大明朝內監不得干政,一旦太子知道是乾爹動了手腳,而且是想要掣肘他,他對乾爹印象恐怕會更加惡劣,兒子擔心,太子終究會疑心到乾爹頭上!”李晃拜伏不動。
王德化冷笑:“隨他!今上還在,咱家盡忠的是今上,不是太子。”
“可一旦皇上龍馭賓天,太子繼位,乾爹到時該如何自處?”李晃臉色凝重:“歷來臣跟君鬥,能佔到便宜,除了自身高超的手腕,還需要君上的愚蠢配合,兒子手段不如前人高明,但皇太子的聰慧卻勝過前人,這是一場註定失敗的爭鬥,因此兒子以為,現在住手正是合適,不然繼續發展下去,兒子身死事小,但如果牽連到乾爹您,兒子就萬死莫恕了。”
說完叩首在地,肩膀微微聳動,好像是在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