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五年> 第253章 知己知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3章 知己知彼 (1 / 2)

據軍報,三日前,闖賊又攻陷了兩座縣城,並大加擄掠,將城中精壯全部被裹挾而去,襄陽的左良玉遲遲未動,督師丁啟睿手中無大兵,面對流賊的進攻,只能龜縮於幾個重點州府之內,廣大的中原地區,任由流賊肆虐唉,局勢已經越來越壞了。

朱慈烺憂心的嘆口氣,目光盯著開封,手指在地圖上移動,腦子裡想著各種應對的辦法……呀,朱慈烺猛然站直了身體,因為他忽然想到了一個他一直都疏忽了的問題。

流賊只所以越剿越多,官軍只所以越來越被動,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找到應對流賊流竄作戰的辦法,官軍疲於奔命,流賊卻是好整以暇。當初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是一個很高明的戰略,崇禎十年,幾乎就將流賊一網打盡,不過時過境遷,尤其是松錦之戰,十萬精銳付之一炬之後,朝廷已經沒有兵力再執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實力了,因為無論哪一個方向,都頂不住流賊的傾力進攻,頂不住進攻,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圍剿。

朱慈烺也沒有辦法重現“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他現在要做的,也是剛剛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知己知彼。

開封之戰迫在眉睫,但京營卻沒有和流賊交手的經驗,對流賊的行軍和作戰的特點一無所知,一旦和流賊遭遇,怕是會手忙腳亂,對一場只能勝不能敗的戰役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必須儘快讓京營士兵瞭解流賊的特點,以便在五月的開封之戰中發揮出應有的戰力。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怠。

朱慈烺腦子裡立刻想到了一個人。

“闖塌天”劉國能。

劉國能原本是“十三家七十二營”的流賊之一,崇禎十一年接受朝廷招安,此後接受朝廷約束,無有異志,更參加朝廷對流賊征剿,數有功,崇禎十二年十二月從左良玉勤王,授副總兵。因為當初反叛之時,劉國能曾經跟李自成、羅汝才等人結為兄弟,劉國能歸順朝廷後,流賊對他非常忌恨,去年九月,流賊以主力包圍劉國能駐守的葉縣,四面力攻,劉國能力力不能支,城陷之際自刎而死

劉國能之後,他的妻子也自盡了。劉國能八歲的兒子被進城的李自成抱在膝上,想收他當養子。但是這位年僅八歲的小孩不答應,拔下隨身攜帶的“小刀”,自刎而死。

時人評論,劉國能一門死難,實足千古。

可惜啊,只是在去年九月,如果能早穿越半年,朱慈烺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將劉國能調到京師,見一見這位棄暗從明,矢志不渝的“闖塌天”,除了向他請教流賊的作戰和行軍特點之外,也要見一見他那八歲的忠烈兒子。

除了劉國能,還有“射塌天”李萬慶。

李萬慶是被劉國能招降的,投降後的李萬慶被授予副總兵銜,一直忠心不二地跟隨官軍討賊,二十天前,李萬慶跟隨三邊總督汪喬年進剿流賊,結果被李自成圍困在襄城,血戰五天,最後和總督汪喬年一樣,不屈而死。

流賊之中也有忠臣義士啊,

劉國能和李萬慶都對朝廷忠心耿耿,對流賊之勢也非常瞭解,這應該也是朝廷借重他們兩人,三邊總督汪喬年將李萬慶帶在身邊的原因,只是朝廷精銳都被調到關外參加松錦之戰,且流賊的行軍和作戰的特點也有所改變,朝廷有心無力,劉國能和李萬慶無力迴天,最後都身死殉國。

朱慈烺很惋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