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跪拜在地:“請父皇為新營賜名!”
崇禎沉思了一下,緩緩道:“右掖營就叫精武營吧,希望他們能精武報國……左掖營叫善柳營,左哨右哨營……就叫左柳營,右柳營吧。”
漢代名將周亞夫以治軍而聞名,他的營叫細柳營,連皇帝都不能輕入,崇禎用“柳”字為三個輔兵營命名,顯示他對輔兵營仍有期待。
“兒臣遵旨。”朱慈烺跪拜,心想這幾個名字中最好聽的倒是善柳營了,張純厚可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等朱慈烺起身,崇禎眼有憂慮的道:“老弱撤了,京營徵兵之事你要抓緊進行。偌大的京師,可不是六千人能護衛住的。如果缺錢,你就跟朕要。”
“兒臣明白。徵兵之事兒臣已經在進行了,戚少保《紀效新書》和《練兵實記》,兒臣時時研讀,對戚少保徵兵、練兵之法,兒臣非常佩服,因此兒臣仿效戚少保的做法,分別派錦衣衛南堂指揮李若鏈和京營副將董琦到天津和山東,招募縴夫和礦工去了。算算日子,再有幾天,李若鏈招募的第一批新兵就可以返回京師了。”
崇禎道:“那就好。戚少保是我大明名將,他的練兵之法你要多多鑽研。”
朱慈烺拱手:“父皇,兒臣還有一事向你稟報,兒臣撫軍京營,徹查京營官田,共清出十萬畝,加上京營原有的二十萬畝官田,共計三十萬畝。”
崇禎點頭,朱慈烺只用十天時間,就逼著勳貴和將領們交出了十萬畝的田地,他又喜又憂,喜的是朝廷多了十萬畝地,憂的是朱慈烺這麼一搞,那幫退田的勳貴將領們個個不滿,沒有了勳貴們的支援,朱慈烺未來的帝位,會不會不穩呢?
朱慈烺不知道崇禎的憂慮,繼續說:“三十萬畝,乍一聽好大的數目,但兒臣派人探查才發現,因為年久失修,官田周圍的水利設施不是堵塞了,就是荒廢了,這些年,官田的收成一直都很不好,二十萬畝田,還不如天啟年間的十萬畝。要想這三十萬畝官田豐收,非重修水利不可。現在是三月,去年的冬小麥馬上就要進入返青期,正是需要灌溉的時候,因此兒臣想馬上整修官田附近的水利設施,以保證今年夏糧小麥的豐收。”
崇禎皺起眉頭。
水利的重要性他不是不知道。
但他更知道的是,府庫空虛,朝廷拿不出整修水利的錢糧。
但兒子提出來了,他也不能反對,只能問:“你可計算過了,需要多少錢糧?”
朱慈烺知道崇禎的憂慮和為難,所以不敢多要:“工程比較大,前後可能需要兩年的時間,銀兩兒臣可以自籌,糧食嘛……只今年可能就需要一萬石。”
崇禎不說話。
“父皇,這一萬石算兒臣向戶部借的,等到夏糧收穫,官田豐收後,兒臣一定把這一萬石還給戶部。”朱慈烺道。
崇禎皺眉道:“朕會跟陳閣老商議,如果可以,多撥你一些也沒有問題。”
崇禎雖然是皇帝,但在錢糧問題上卻也無法獨斷專行,非得跟戶部尚書商議不可。
“謝父皇。”
“人力呢?你是想要徵發徭役嗎?”崇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