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法官狠狠甩著皮鞭,好不容易把這一陣騷動壓了下去。
吳偉業繼續念。
第四,施行戚家軍的“連坐法”。
所謂連坐法就是,上陣殺敵,如果長官死了而自己逃了回來,殺頭。如果同伴遇險而自己不救,殺頭。如果同伴逃跑而自己不舉報,輕則割耳朵重則殺頭,絕對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誰逃跑就斬誰,如果都逃跑了就砍隊長的腦袋!
這條軍規並不新鮮,戚家軍之後,各地明軍都有這樣的規定,但鮮有嚴厲執行者,大約只有袁崇煥督師遼東時,曾短暫在遼東施行過,正是因為有此法,遼東邊軍才會是大明的第一精銳。
另外,訓練中也施行“連坐法”,士兵一人掉隊、什長受罰。兩人掉隊,旗總受罰。軍官掉隊,軍官降級,所有部屬一起受罰。
對於連坐法的實施,朱慈烺猶豫了很久,但最後還是決定加到軍規裡,殘酷的時代,必須實行殘酷的軍規,不然就無法逆轉殘酷的歷史。逃跑砍頭的政策雖然無情,但卻是不得不的惡。慈不掌兵,在這風雨飄揚的時代,要想扭轉大明軍隊軍紀渙散,一戰就潰的壞毛病,嚴厲刑罰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措施。
賞罰分明,軍紀嚴厲,裝備精良,思想堅定,四管齊下,才有可能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撫卹金大家喜聞樂見,但“連坐法”一出,將軍士兵又有點驚懼。
士兵們都在心裡盤算:逃跑不但會被就地斬首,家裡財產還會被沒收,如果是戰死,不但有三十兩銀子的撫卹,家中兒女由京營負責撫養,而且還可以上學,兩者相比,那是地獄和天堂的差距啊……
吳偉業念讀完畢。
十名大嗓門錦衣衛的聲音在校場上空久久迴盪。
校場上鴉雀無聲,只有風捲過軍旗沙沙聲和遠處不時傳來的鳥鳴聲三萬將士好像還沉浸在殘酷軍規的震撼中。
連兵部尚書陳新甲都被震撼了。
朱慈烺環視眾將,又看臺下的千戶,威嚴的問:“這就是我京營的新軍規,大家可有意見?”
沒有人說話。
“連坐法”讓軍官們心驚。
“撫卹法”,又讓他們欣慰。
普通士兵三十兩,他們這些千戶把總陣亡,撫卹金會更高。
餉銀直髮斷絕了軍官們貪墨軍餉的路徑,連坐法是所有人的緊箍咒,撫卹金是安慰劑,一手蘿蔔一手大棒,如果是他人擔任京營總督,制定出這樣的軍規,軍官們一定有很多的意見,但現在沒有人敢吭氣。皇太子的手腕和手段,他們已經領教過了,沒人敢再嘗試。
“既然沒有,那就照此執行。”朱慈烺平緩但又不失威嚴的道:“凡我京營將士,從今日起,必須嚴格執行京營軍規,但有觸犯者,皆照律執行,絕不容許有任何的縱放!但有戰死受傷者,按照軍規撫卹,我朱慈烺在此用皇太子的名義發誓,所有犧牲烈士的家眷,我朱慈烺一定會負責到底!若有違背,天打五雷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