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寧是褚憲章手下管事太監中最為愚笨的一個,不善於交際,不過勝在心眼實在,有責任心,所以褚憲章把他放到了火器廠。原以為火器廠可以發揮他的長材,但今天齊寧一出場,就讓褚憲章捏了一把汗,皇太子可是一個眼睛裡不揉沙子的主,齊寧平常笨點傻點也就算了,今天如果在太子爺面前出了什麼漏子,那肯定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弄不好,自己也得受連累。
“火器廠有多少匠人?”朱慈烺問。
褚憲章趕緊回答:“回殿下,共有三千一百五十人。”
“一月產多少支鳥銃?”
“大約一千五百支左右。”
一月一千五,一年就是一萬五千支,聽起來是不少,但如果和大明百萬軍隊相對,就實在是太少了。
朱慈烺皺了一下眉頭:“這麼少?”
“除了鳥銃,還有三眼銃,神銃、斬馬銃、手把鐵銃、四眼鐵槍……”褚憲章一口氣說了十幾種的火器,看來他提前做了功課,對火器廠的情況很是瞭解。
“你告訴齊寧,從現在起,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律停產,只生產鳥銃!”怪不得產量這麼低呢,原來都被這些無用的東西佔據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朝廷財政困難,崇禎的內廷也是緊巴巴,根本撥不出錢糧製造火槍,褚憲章所說的一千五是正常生產的情況,遇上內廷無錢,撥不出錢糧的時候,連續幾月一支火槍都不造,也是常有的事。實在沒有錢,軍隊又著急使用火器的時候,就突擊製造廉價的三眼銃充數。
這也是明軍中鳥銃少,三眼銃眾多的原因之一。
“奴婢明白。”褚憲章躬身。
這時,齊寧滿頭大汗的跑了回來,在朱慈烺面前跪倒:“殿下,照太子爺你的鈞旨,都傳下去了。”
“嗯。”
朱慈烺邁步向前走,進入右手邊的第一間匠鋪,雖然他已經讓齊寧下令不許跪拜,但還是有膽小的工匠在看到他之後,扔了手裡的工具,跪在了地上。既然制止不住,朱慈烺也不管了,眼睛一掃,發現很多都是白髮蒼蒼的老工匠,年輕人連一半都沒有佔到。
在一處爐火前,朱慈烺站住了腳步。
一名頭髮斑白的老匠人正在敲打銃管,打一段就把裡面的冷鐵條抽出一段,以防止銃管和鐵條連在一起。別的工匠都已經看到朱慈烺,並且跪在地上了,只有他一人專心致志的敲打銃管,頭也不抬。
“去喊這位師傅過來。”
朱慈烺說。
齊寧疾步跑過去,氣急敗壞的喊:“老古!你眼瞎了嗎?太子爺來了你也沒看見?”
叫老古的工匠嚇了一跳,趕緊扔了手裡的工具,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