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
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拂潮雲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雲雁斷行。懷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
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
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
修仙之人,幾乎每一個都知道這篇美文。
這是凡人一代帝王所留下的絕美詩篇,從中,也能體會出這位帝王對仙境的嚮往。
對於凡人來說,登天飛月是不可能的是了,能做的,或許只是聽著神奇離怪的傳說,在腦海中無盡的暢想。
說起傳說,似乎和月亮有關的是最多的。
因而從古至今,賞月都是一件讓所有文人墨客都樂此不疲的事,他們或在月下飲酒對詩,或在月下吟弄風情,既有舉杯邀明月的豪情,也少不了月有陰晴圓缺的悲嘆,時不時也會嚮往月宮的嫦娥,伐樹的吳剛。
賞月,除了美酒佳文以外,賞月的地方更重要。
嶗山的太清水月,西湖的三潭映月,大理的洱海,青城的望樓,這些賞月絕佳之處,總也少不了熱鬧。
只是人們都知道,這世上最美的賞月之處,絕不在那些世俗傳頌之地。
瀾月谷。
修仙門派中鼎鼎有名的豪門大家。
瀾月谷之所以出名,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其一,是瀾月谷的實力,其谷中弟子眾多,身懷絕技的更是不少,放眼整個修仙界,能夠與其抗衡的都寥寥無幾。
其二,則是瀾月谷的現任谷主,第三代掌門,百里莫奇。
百里莫奇已經得壽一百有餘,一身絕學早已出神入化,獨門絕技迎月神劍更是登峰造極,催動時可見漫天劍影,難分真假,寒光突現,人頭落地,百里之外,斬殺無形,人稱百里劍神,這百里之詞,又暗對他的姓氏,更是絕妙之極。
而這其三,則是最重要的一條。
在瀾月谷的後山半山腰有一座樓,稱為“清秋臺”
山腳下是一片月彎一般的湖泊,鑲嵌的恰到好處,每當月色圓潤之時,置身於清秋臺上,望著身邊參差的樓閣彷彿飄渺虛無,極目眺望,湖泊中的大月映小月,再與天上的明月交相輝映,真是水生月光,明月更明,那一瞬,似乎置身於月宮一般,對於凡人來說,修仙的事他們漠不關心,但對於這等美景,卻是趨之若鶩,每年都有人慕名來此,清秋臺最高處到處寫滿了文人墨客留在這裡的佳句。
今天,是八月初八。
每年八月十五,瀾月谷都會舉行盛大的賞月大會,邀請修仙界的好友到山後的清秋臺相聚,既為賞月也為敘舊,對於修仙之人,他們有很多機會可以到月亮上去走一走,但是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山中美景山外得,月中妙意月下逢。
八月初八,是百里莫奇的生辰,於是很多修仙同道乾脆就提前到此,給百里莫奇祝壽之後,小住個七八天再一起賞月,反正瀾月谷的景色優美,在此住上幾天絕對也是舒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