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號,夏澤凱帶著他岳母給準備好的一些炸貨,帶著兄弟幾個給準備的一些禮物,回了京城。
再有兩天就是中秋節了,夏澤凱想著,無論如何都要和家裡人一塊團聚。
此時,剛剛上學滿一週的丫頭和桐桐就迎來了她們在京大附小的第一個中秋小長假。
姐妹倆這會兒正在家裡做作業。
上了三年級以後,作業明顯比以前多了。
可京大附小的作業與齊城市值機關小學的作業還不太一樣,這邊更注重實踐操作。
除了語文作業之外。
張敏老師給她們額外留了一項作業,每天都寫幾句話,隨便描述一件事情就行。
這就是寫作文的前兆,有點類似寫日記了。
丫頭開篇是這樣寫的:“我爸爸已經走了很長時間了,現在還沒有回來,媽媽不讓我和弟弟妹妹出去玩,可爸爸就不一樣了,他要是回來的話,一定會帶我出去玩,假期好無聊。”
中間有幾個字還是用的拼音。
桐桐則寫道:“好煩,學校裡又有好多人叫我桐桐姐了,媽媽說不讓我在學校裡混,混是什麼?我也不想這樣的。”
桐桐的拼音也不少。
姐妹倆正在各自拼作業本的時候,羅希雲忙活著準備食材,過中秋。
這是一家人在京城過的第一個中秋節,她覺得還是蠻有意義的。
就是有點可惜,她爸媽不在身邊。
婆婆周英紅在旁邊收拾海魚,剛剛從海鮮市場弄來的,很有斤數,晚上做個一魚三吃都夠了。
“希雲,澤凱今天回來嗎?”周英紅問了兒媳婦一聲。
羅希雲‘嗯’了一聲,說道:“媽,澤凱已經往回走著了。”
“那就好,你說說他一天天的瞎跑什麼。”周英紅免不了吐槽。
年齡一年比一年大了,她越來越想著一家團圓,兒孫都在身邊。
“也不知道澤江他們兩個現在怎麼樣了。”她小聲唸叨著。
羅希雲笑了笑:“媽,等過年的時候,小弟他們就過來了。”
“嗯,希雲,他們倆光給你們添麻煩了。”周英紅這般說了一句。
羅希雲擺手說道:“沒事,都是一家人,湊到一塊更熱鬧。”
婆媳倆正忙著準備菜,時間過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