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又繞回到錢的問題上來。
張一鳴右手握拳抬起,當著王瓊的面撐開了大拇指和小拇指,他說:“王總,我需要這個數。”
“六百萬?人民幣?”王瓊問他。
張一鳴倒是想說要美元,但他自己心裡有數,九九房目前根本達不到那個級別。
“那你能給我多少股份?”
“我再增發500萬股,其中100萬股作為員工持股計劃,由我暫時代為持有。”張一鳴抬手扶了扶有點兒下滑的眼鏡架,這眼鏡太廉價了就是不行,老是滑脫。
他尋思著等以後有錢了就配一副好的眼睛。
王瓊拿過一張紙,一個計算器來,噼裡啪啦的摁了一通,她說:“海納亞洲持股26.67%?”
張一鳴沒有說話,算是預設了。
按照這個比例計算,他個人持股還有40%,梁汝波已技術入股,夏澤凱資金入股,二人分別持有13.33%的股份,剩下的6.67%作為員工持股計劃,這麼一算,就清晰明瞭了。
張一鳴這邊還具有絕對的控股權,他放心。
王瓊思考了很長時間,當天最終還是沒有給出答覆。
第二天,張一鳴很難得撇下了工作,帶著王瓊在京城的一些景點逛了逛。
第三天,王瓊總算給出了正面的答覆,她同意了這一筆投資。
然後在王瓊同意了以後,張一鳴馬上給夏澤凱打了個電話,準備給他說一下這個‘好訊息’。
九九房有了這一筆錢以後,之前計劃中的一些推廣計劃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也不用廣撒網,非得一上來就面向全國鋪市場。
按照張一鳴的計劃,先以京城為目標,把京城的房地產市場給整個覆蓋了就行。
這樣的推廣花費資金也會小很多,這600萬就綽綽有餘了。
後期在京城這邊有了成績之後,再融資,然後再往周邊省市漫延,逐步實現面向全國。
到了那個時候,九九房也將不再是現在的模樣了。
當然了,就眼下來說,這一切都還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計劃文字。
……
夏澤凱接到了張一鳴的電話時,他正在濟青高速上跑著。
手機和車載多媒體藍芽連結後,接通了張一鳴的電話。
“張總,有急事?”夏澤凱目視著前方,時不時透過後視鏡看一下後邊的車流情況,隨時做好變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