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富人家的女孩薛湘靈救助了貧苦人家的女孩張守貞,所以在自己家裡落魄的時候,得到了張守貞的幫助,找回了自己失散的親人。”
“那後來呢,媽媽?”女兒念之眨著大眼睛向喬錦月問道。
喬錦月摸著念之的柔軟的臉頰:“後來她們兩個人結拜成了姐妹,從此以後患難與共,這就是《鎖麟囊》的故事。”
“媽媽,我明白了。”念之軟儒儒的說:“這個故事是不是告訴我們,要學會幫助別人,這樣在自己患難的時候,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是啊,念之。”喬錦月點點頭道:“我們念之真聰明,一學就懂,那我們念之是不是要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小朋友呢?”
念之點點頭:“嗯,念之要做像薛湘靈姐姐那樣一個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念之還要像張守貞姐姐一樣,學會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
喬錦月抱住了念之,欣慰的笑言:“念之說得都對,真懂事,這才是媽媽的好女兒。”
念之咯咯的笑著:“念之要永遠的做爸爸媽媽的好女兒。”
喬錦月又問:“念之,那你聽完了《鎖麟囊》的故事,這出戏你會唱了嗎?”
“會呀!”小念之天真的臉上一臉自豪:“沒聽這個故事之前,聽素心師姐唱的時候,我就會唱了。媽媽,我唱給你聽。”
說罷,她便站到了喬錦月面前想,裝模作樣學著素心師姐的模樣,唱道:“這才是人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回首繁華如夢渺……”
那童稚的聲音雖不足京戲的韻味,唱詞卻十足的精煉。念之小小的年紀,果然繼承了喬錦月的冰雪聰明。
喬錦月心悅的拍著手掌,笑道:“念之唱得真好!”
念之嘟著小嘴道:“媽媽,我什麼時候才能成為畫素心師姐那樣的的名角兒啊?”
喬錦月輕輕捏著她的笑臉,笑道:“你現在還小,你長大後,一定會畫素心師姐一樣厲害的。”
念之嘻嘻笑道:“那我要快點長大,畫素心師姐那樣登臺唱戲。念之也想畫素心師姐那樣,成為天津名角兒,成為爸爸媽媽的驕傲。”
年僅四歲的小女孩,眼中滿是大大的志向。
念之是喬錦月與顧安笙年過三十後生下的孩子,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女兒,二人總是分外的愛憐。
念之繼承了喬錦月的天資,小小年紀便能將京戲學得惟妙惟肖。
二人見她有如此天資,便決定趁她年幼時悉心栽培,希望她長大後能在傳統曲藝上有所造詣。
“月兒,念之!”
“爸爸!”聽得顧安笙的聲音,念之忙興高采烈的跑過去,撲到了顧安笙的懷裡。
“小念之!”顧安笙滿心歡悅的將念之抱了起來,掐了一把她那粉嫩的臉頰。年過不惑的顧安笙,雖然眉間有了滄桑的痕跡,但依然丰神俊朗。
“月兒,算時間,海辰和漫瑩差不多該到了,我們去接他們吧。”
“好!”喬錦月站起身,帶著念之與顧安笙一起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