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片刻之後,我忽然想起這個“人”,我似乎在二叔的筆記上看到過,至今記憶猶新。
這個東西古語中謂之曰,海煞。
因其至邪至陰,屬於坎位艮水,在風水上主大凶,故而又稱其為海鬼。
早在《南海博物志》中就有云,“海鬼此物,其心最淫。假常以協之貴術以誘之與人,迫其下水與之相融。”
“此物好食人,多以誘小為佐,善偽人聲。常以詭聲誘人而溺,多月圓之夜浮岸以入農家。”
“其廣為沿海人知,此後漁人多供奉之。傳聞,一日漁叟入南海,然迷途中。”
“遂後於雲霧之中聞詭聲凌鈴,忽見水下一怪人,半身似魚,身呈逆鱗,然聲皆出其口。”
“漁夫大驚,隨執竿而喝之,然其不畏,復脅之。”
“後漁人恐被其傷,乃誤殺其物,隨而攜其還家,後以其肉為佐,油脂為芯,皮肉棄之。其髒棄之江海,順流而下,無影無蹤。”
“翌日傍晚,漁村一老者聞之乃大喝,漁民皆懼,闔門不出。子時三刻,漁民聞詭聲,然念囑咐,無有人出。”
“而一處燈有燃,有子不瞑,攔門而出。其父見後乃呼之,然其無神遊離,拒不聞言。”
“其父大驚,欲出而尋子,忽見遠影攢動,心中生疑。”
“其遠望而知,遠影非單隻獨數,復而查之,乃現數十之影。”
“影出水而入岸,形似人影,身呈逆鱗,雙目赤紅,似鬼如魅。漁人恐其不利,闔門躲藏。”
“次日午時,江河染紅,肢殘臂斷浮於水面,常有頭顱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