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利應該很敬重他的父親,也很聽話。
落地之後向一側橫移出去,一邊斜著跑躍,一邊扔出連珠般的光球。
當然,還有一連串呀呀聲。
光球不再集中在那隻最大的蜘蛛身上,而是最近的那幾只每隻都來幾發。
光球沒有一個落空,體現出布羅利不俗的操控力。
幾次跑位,幾波光球下去,將原本直衝的三角陣型,拉扯成弧角陣線。
“這就對了,這才是布羅利這個名字的正確開啟方式。”
布羅利的表現落在林幸眼中,他需要對布羅利重新定義,也是在考察。
戰鬥力探測器給出的戰鬥力數值是綜合評定。
對以精神力固化魔力,撬動外在更高係數的元素海的奧靈師的探測,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術士側奧靈師還好,最起碼戰鬥力數值能接近一些。
而對元素側等一些神秘側的探測就極不準確。
一名三級大奧靈師,戰鬥力探測器顯示的數值可能幾百,相對於其能級來說,羸弱的一批。
但在大威力魔法施展,掀起元素潮汐時,直接懟到幾千的戰鬥力數值,堪比大型核爆。
即使對運用自身能量的被動進化者的探測,也有很大的不準確性。
戰鬥力低的生物在施展一些大威力招數時,戰鬥力數值出現瞬時暴漲的情況很正常。
就像布羅利的戰鬥力數值就從原來的39,漲到了此時的44。
別看只漲了有5點戰鬥力。
實際上以奧靈師的標準,就是一級初階進入了一級中階的強度。
如果施展一度巨猿變身,這個戰鬥力數值還會大幅度增長。
至於能不能邁過60,林幸也說不好,畢竟直接從一級初階進入到一級高階太過離譜。
當然,林幸覺得,布羅利可不能劃分到被動進化那一類中去。
當然,即使被動進化生物,戰鬥力探測器給出的數值也只能做參考。
具體到戰鬥中,戰鬥力數值低的不一定輸給戰鬥力高的。
有的生物戰鬥力低,實戰經驗豐富,有的生物戰鬥力數值高,卻是個只堆屬性的理論派死宅,被越級很正常。
同樣的,有的生物在防禦方面出眾,有的更善於攻擊,有的更注重速度,等等。
有太多因素影響勝負,卻又不單單是戰鬥力數值能給出結果。
布羅利就在以他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檢驗蛛群,挑選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