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一處被叢林包圍的石窟遺蹟區。
說是石窟,其實應該描述為廟宇更為貼切。
浮雕和石像帶有極強的印度教色彩,石頭建築的塔狀尖頂又能窺見些許佛教的影子。
陳風和勞拉要去的目標光影窟是這處遺蹟的地下部分。
至於眼前地表之上的這處古老壯觀的石窟廟宇,應該是幾個世紀前柬埔寨當地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於光影窟之上打造的“違章擴建”。
“在我去過的所有古墓遺蹟當中,論美景,這裡絕對能排前三。”勞拉信誓旦旦地說。
“確實有幾番風味。”陳風哂然一笑。
說完他雙腳輕踏地面,朝上方一躍,輕鬆跳上一處七八米高、被藤蔓佔據腐朽了一半的石牆,半俯視地環顧四周。
可以說這處石窟廟宇的美妙在於它和自然環境極度融合,原有建築又帶著一絲殘缺美。
曾經牢不可摧的石牆石臺,在歲月這位劊子手的摧殘下,僅用了幾百年時間,便有柔弱的植物種子將其肢解得體無完膚。
最明顯的是棉樹,樹幹較粗大且呈淡褐色而且有多癤的樹根,直接衝破石磚拔地而起。
較小的則是絞殺榕,樹根呈灰色也比較細,但是四處糾結纏繞。
歲月不解風情,強盛的吳哥王朝一旦瓦解,叢林就如同巨大的章魚舞動著觸角,盡情蠶食盤踞著神佛的祭臺。
巨樹張牙舞爪不斷擴張,在熱帶氣候的助紂為虐下,穿繞在樑柱、石縫、屋簷、門窗之間,將廟宇一步步呑沒。
大樹根莖的神奇力量著實讓人吃驚,巨大的樹根嵌在石壁磚縫,給人一種廟宇是從樹中長出的錯覺。
這裡有種神秘的氣息,彷彿一旦單獨闖入,就可以聽到神佛的對話,讓人心生莫名敬畏!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目睹此景,陳風不由念道。
道具“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傳自摸金校尉張三爺,囊括風水陰陽之術的全本。——出自《鬼吹燈》世界,張三爺。
有這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在手,再配合上記憶宮殿的效果,陳風已將華夏老祖宗幾千年積攢下的風水學全數爛熟於心。
這本《鬼吹燈》世界來的寶貝古籍雖為全本,但涉及陰陽學的下卷部分卻是用一種陳風從未見過的玄奧文字書寫的,字形雖似八卦卦形,會起意來卻是全然不搭邊。
陳風估摸著這得要有朝一日去到古華夏或是玄幻世界,才有機會參透。
但僅僅是將古籍上卷內容掌握,分金定穴在陳風這兒已是信手拈來。
“雖然印度教的墓葬不信奉華夏的陰陽八卦,但卻也有他們人民自己總結出的一套風水學問,無意中倒是正好與陰陽風水學不謀而合。”
站在石窟廟宇前,陳風向勞拉解釋道:“你看這石窟的地理位置絕佳,處在密林之中且四周圍繞的都是山脈,這要在華夏就叫護龍護穴,是帝王級墓葬才會選擇的風水寶地。”
“目的就是保證所謂的‘龍穴’、也就是主墓室,不受風吹,精血不外洩,使穴場形成氣勢團聚,藏風聚氣。”
陳風朗聲道:“有道是,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不外乎此等佳地了!”
這文言文翻譯成英文後本就沒了原汁原味,再加上原文又十分拗口,使得陳風用一口標準貴族式倫敦腔說出來後,在勞拉耳朵裡聽來如同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