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關卡都是有主的,比如蒙陰關卡,就是歸屬於北軍陣營的。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是歸屬於北軍的,那不意味著南軍連搶大龍的機會都沒有,更難嗎?
也許正是考慮到這點,所以己方陣營初始佔領的關卡是無法駐守的,只是可以當做連線地出征。
不能駐守怎麼組織敵人攻佔關卡?對面打掉了守軍豈不是想怎麼拆就怎麼拆?
很簡單,在對方進攻時,打掉地方連結的土地就行了。
而作為主動進攻方,則意味著與子同袍相比於命聯要多出一個九級關卡守軍的戰力。
既要打掉守軍,還要在防守時頂住命聯的進攻,為拆遷爭取時間。
這如果是在開區半個月的時候是不可能的,那時候九級關卡的守軍還是很有威懾力的,誰也不敢說自己能打完九級關卡的守軍再抗住對面進攻。
但是現在已經開區一個月了,九級關卡的守軍對於與子同袍來說真的不算什麼,大家基本上都是3隊45級以上的主力,隨便拉兩個團就能打掉九級關卡的守軍。
要知道張華當初更是一個人單挑九級城,雖然他那是減半的守軍,但是如果預備兵一波用完,說不定真的可以單挑滿編九級城守軍。
與子同袍這邊,密密麻麻的要塞連綿不絕,最前排的是與子同袍的一些頂尖高戰的大型要塞。
比如張華就有兩個大型要塞,八隊滿紅主力,八萬預備兵,要塞群的後面他還有兩個滿級的預備兵營,加起來差不多是15萬的預備兵。
反倒是命聯這邊,明明加入了不少冀州的人,同盟人數變多了,但是要塞不是特別多。
雖然也不少,但是完全沒法跟與子同袍比,而且很少能夠看到五級要塞。
不像與子同袍這邊,幾乎是人手五級要塞。
而且張華在關卡的對面發現關卡中間還有不少的人土地,五級六級七級八級都有。
而與子同袍這邊除了戰亂之地不能建要塞,清一色的全部是要塞,不會存在閒置的土地。
前線打架時,關卡周圍的土地要麼自己建要塞,要麼給同盟的人建要塞,這是與子同袍一直以來的規矩。
就這一點細微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兩個同盟在管理層面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
這次打蒙陰,張華是勢在必得。
只要打下了蒙陰,接下來雖然不是一馬平川,但是張華覺得也沒有什麼特別難的阻力了,雖然跨州作戰要遠一點。但是很多高戰也都遷城到了徐州,比如張華的主城就在彭城旁邊,洗點的情況下來回撥兵不過20分鐘。
而一旦作為命聯主盟的青州垮掉,那麼這個區也就塵埃落定了。
如果命聯戰鬥意志夠堅定可以遷城兗州冀州跟與子同袍打,但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