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一眼就看到旅社外面不遠處綁在樹上的吊床;釣船的旁邊是帳篷撐起的涼棚。
涼棚下有一盞大理石石桌,石桌周圍是四個大理石的石凳子。
以前他和趙小姐沒事做的時候就挺喜歡坐在這邊聊天、喝茶。
距離旅社還有一段石階,石階兩邊擺滿了盆栽,張華認識的只有仙人掌和迎客松。
走下長長的石階,終於來到旅社前。
雖然是旅社,還是民宿,但是實際上除了空間小了一點,內部裝修和普通賓館是沒有區別的。
並且還有很多的公共空間。
旅社分為三層,一共二十多個房間,大床房在二樓,三樓是家庭房。
順著一樓的後門往後走不遠處就是著名的如琴湖。
進入旅社,前臺的義工小姐姐已經等候多時,辦理入住後把鑰匙遞過來,熱情的帶著張華上樓。
小姐姐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應該是快要畢業或者剛畢業的大學生;從對話中得知對方早就知道自己要來。
放好了行李後張華開啟空調後就回到了一樓,因為一樓有火爐;雖然現在流行現代化取暖山上也不缺條件,但是火爐在這裡尤其盛行。
除了很小的時候燒的煤球爐子,張華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火爐了。
坐在火爐邊,看著旁邊的實木桌又陷入沉思。
實木桌的周圍牆壁上掛滿了書法,也讓住宿的客人把這當做寫書法的桌子。
實際上寫書法倒沒有,他和趙小姐倒是經常在這桌子上下五子棋。
當時的自己是非常喜歡爭強好勝的表現自己的,趙小姐跟自己下基本上是輸多贏少。
如果還有機會,他一定要好好輸幾把。
火爐的另一邊則是一張比較狹長的實木桌,另一名義工則是坐在鋪了墊子的背靠式長凳上肝自己的畢業論文。
因為擁有著共同的義工經歷,三人很快聊了起來;沒聊多久就開飯了,李老闆親自下廚。
隨後的幾天裡,張華就在這裡住下了,早上起床跟著李老闆出去跑步,然後自己一個人回來路上路過街上順便到處逛逛。
經常會在街上買點好吃帶回來的一起分享,很快他和兩名義工小姐姐就已經打成一片。
這應該是張華有了系統之後第一次跟外人長時間接觸,發現自己有人緣多了,除了錢的原因外,也有人變得更加自信的原因。
視角切換到遊戲中,這幾天全區並沒有什麼巨大變化,大家基本上都在發育。
天策府在張華髮過那兩封郵件過後基本上分崩離析,除了少部分死硬分子依舊選擇跟著天策,包括天策府的分盟天府城,大部分人都下野了。
一個壓路機根本裝不下,隨即碾碎機也進入益州收人。
與子同袍方面,在佔領了長安之後便從潼關進入了司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