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益州的指揮官還不錯,在認識到正面的實力差距後沒有直接讓同盟的人員死頂。
而是避其鋒芒的選擇犧牲前幾排要塞,等與子同袍體力跑的差不多了,主力密度較低時再開始駐守並且尋找漏洞翻地。
九錫黃龍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推進受阻正常,但是想要反推或者撿漏是不可能的。
他一直死死的盯著戰場,與子同袍的人也都是老司機了,就算不看郵件,也知道哪裡需要部隊。
但是益州透過指揮確實大大延緩了與子同袍的推進速度;這種影響越遠影響越大。
而非如同之前戰盟進攻江東,推進不成一被反推進亂成了一鍋粥。
九錫黃龍也早就做好了打長久戰的準備,開始指揮人員前排駐守起要塞;畢竟這次說是友誼賽,但是形式上是真的打架。
另一邊益州的管理自然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組織人員原地徵兵一會,然後開始集火突襲某些地方。
隨著與子同袍正面進攻面積的擴大,需要防守的地方也越來越多,還真被益州撕開了不少口子,製造了不少麻煩。
但是九錫黃龍也有應對的策略,他專門聯絡了同盟的幾名高戰作為戰略支援部隊,青益不出動,專門應對突發情況。
益州這邊的指揮自然也有辦法,既然你有支援部隊,那我就聲東擊西嘛,反正就是斯巴達多......
就這樣,街亭戰場一直打到三點才真正的熄火。
與子同袍又推進了一點距離但是極為有限,關鍵還是要等第二天要塞起來。
張華也滿意的睡去,在他看來這才叫打架嘛!
之前青益一碰就碎根本一點意思的沒有,沒有起到鍛鍊指揮者和團長的作用。
同盟的成員除了“到此一遊”也沒有學習到多少東西;更沒有在戰爭中增強同盟的凝聚力。
另一邊的官渡戰場相比之下更加焦灼;與子同袍這邊人少,防守起來主力強有優勢,但是進攻起來優勢就沒那麼大了。
因為體力有限。
青州的指揮官也深諳這個道理,在剛開始的避其鋒芒後就各種斯巴達虛晃浪費與子同袍的體力,然後等體力沒了無法大規模駐守了就集中部隊翻回來。
兩邊一時間竟然在官渡關卡口開始了推推樂,讓起重機一眾人員十分氣憤卻又沒辦法。
一直以來起重機都是順風順水,先是藉助關卡防守青州,後來趁著青州崩潰一路橫推。
在與子同袍算是出盡了風頭,這下止步於此,面子上多少是有點掛不住的。
但是沒辦法,對面就是欺負他們人少。